[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空气参数调控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91477.7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雪冬;林超;陈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F24F11/64;F24C15/20;F24F11/61;F24H15/12;F24F11/89;E05F15/71;E05F15/60;F24F110/65;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12;F24F110/22;F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空气 参数 调控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参数调控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噪音数据和用户的标识,获取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室内的空气参数阈值,基于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噪音数据和空气参数阈值,确定室内的空气参数调整方式。本发明通过综合分析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和室外噪音数据,协调空气调节设备和电动窗进行相应动作。可见,本发明实现了对室内空气质量精准调控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提高用电安全性的发明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调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参数调控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目前的通风换气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启门窗或使用智能空调来实现。由于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问题,且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无法人为判定其污染程度,使得人为开窗通风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而采用智能空调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节又会产生能耗增高和用电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精准调控的同时,兼顾能耗和用电安全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参数调控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精准调控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提高用电安全性的发明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室内空气参数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室外噪音数据和用户的标识。
获取与所述用户的标识对应的室内的空气参数阈值。
基于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噪音数据和所述空气参数阈值,确定室内的空气参数调整方式,其中,所述空气参数调整方式包括:控制空气调节设备运行以调整室内的空气参数和/或控制电动窗动作以调整室内的空气参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噪音数据和所述空气参数阈值,确定室内的空气参数调整方式,包括:
将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噪音数据和所述空气参数阈值输入预设空气参数调整模型,获得所述预设空气参数调整模型输出的室内的空气参数调整方式。
所述预设空气参数调整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
获得至少一个目标用户的多组空气参数调整数据,每组所述空气参数调整数据包括:室内空气参数样本数据、室外空气参数样本数据、室外噪音数据和用户的空气参数调整动作。
利用所述多组空气参数调整数据对初始空气参数调整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所述预设空气参数调整模型,所述预设空气参数调整模型的输入为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噪音数据和所述用户的标识,输出为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调整方式。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所述室外噪音数据和所述空气参数阈值,确定室内的空气参数调整方式,包括:
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小于第一空气参数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数值是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中的空气质量参数数据的数值。
在所述第一数值不小于所述第一空气参数阈值时,判断第二数值是否大于第二空气参数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数值是所述室内的空气参数数据中的空气物理参数数据与所述室外的空气参数数据中的空气物理参数数据的差值。
判断所述室外噪音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
在所述第二数值大于所述第二空气参数阈值,且所述室外噪音数据大于所述预设噪音阈值时,控制空气调节设备运行,以使所述第一数值小于所述第一空气参数阈值。
可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1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