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抑制毛刺的加工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90889.9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平;王俊锋;杨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柏龙 |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抑制 毛刺 加工 刀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毛刺的加工刀具,包括相连接的切削部和柄部,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设为底端,所述柄部的自由端设为顶端,由底端向顶端方向螺旋设有第一切削刃及与所述第一切削刃匹配的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切削刃与所述柄部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排屑槽朝所述柄部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切削刃匹配的第二排屑槽,第二切削刃与柄部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10°至5°。本发明借助螺旋状结构的第一切削刃提供径向力实现切削,第二切削刃进行水平切削以阻止毛刺逃避被切削的机会,将毛刺切削,从而实现抑制毛刺的发生,使得刀具高效率的进行加工,保证被加工工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抑制毛刺的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铣刀一般追求锋利,对于软材料加工而言,通常是通过增大螺旋角度来提高刀刃的锋利度,毛刺的产生是由螺旋角切削时轴向推动导致最终的微量部分没被切除而形成,而螺旋角度的提高同时会导致切削出口毛刺增大的风险;倘若螺旋角度一般,则刀刃不够锋利,采用刀刃不够锋利的刀具对软材料加工时,会导致切削过程温度过高,软材料在高温下粘性增大,存在粘附在刀具上而影响排屑风险及进一步降低刀具锋利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兼具锋利性和抑制毛刺产生的加工刀具来解决当前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毛刺的加工刀具,不仅具有锋利性,且可抑制毛刺产生,对软材料加工,可实现高效率及高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抑制毛刺的加工刀具,包括相连接的切削部和柄部,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设为底端,所述柄部的自由端设为顶端,由底端向顶端方向螺旋设有第一切削刃及与所述第一切削刃匹配的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切削刃与所述柄部之间设有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排屑槽朝所述柄部方向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切削刃匹配的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切削刃与所述柄部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10°至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抑制毛刺的加工刀具,第一切削刃呈螺旋状结构,提供径向力实现切削,第一排屑槽用于加工过程中切削的排出,第二切削刃靠近柄部设置,即在使用时,第二切削刃靠近装夹位置,对刀具强度影响不大,尤其是设置第二切削刃与所述柄部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10°至5°,大致实现第二切削刃水平切削以阻止毛刺逃避被切削的机会,将毛刺切削,从而实现抑制毛刺的发生,使得刀具高效率的进行加工,保证被加工工件的质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切削刃的螺旋角为25-35°。
较佳地,所述第二切削刃的长度为1-2mm。
较佳地,所述切削部的底端基于所述第一排屑槽设置齿隙,所述齿隙对应设有第一刀面,所述第一刀面与底端端面相交形成端刃。
较佳地,所述端刃包括第一刃及沿所述第一刃的延伸方向内凹形成的第二刃。
较佳地,所述第二刃通过圆弧结构的第三刃与所述第一切削刃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切削刃形成有后刀面和前刀面,所述后刀面和前刀面之间设有避空槽。
较佳地,所述第二切削刃与所述柄部的中心轴平行。
较佳地,所述切削部和所述柄部一体成型或焊接相连。
较佳地,所述第一切削刃与所述第二切削刃呈一体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一排屑槽与所述第二排屑槽之间设置圆弧结构的辅助排屑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刀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加工刀具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加工刀具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市政道路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