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0620.0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健;黄俊铭;李哲浩;谭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裕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2;G06F21/6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何路;谢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信 计算 信息 安全 数据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处理器将第一数据通过加密算法上传至第二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数据存放模块中删除,当用户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一解密算法判断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是否匹配,再通过所述第一GPS模块、所述第二GPS模块、第二解密算法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在同一区域,从而将所述第一数据或风险等级上传至数据显示模块。本发明能够防止不法分子暴力获取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有关可信计算的概念,在ISO/IEC 15408标准中给出了以下定义:一个可信的组件、操作或过程的行为在任意操作条件下是可预测的,并能很好地抵抗应用程序软件、病毒以及一定的物理干扰造成的破坏。可信计算的基本思路是在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可信平台模块)来提高终端系统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在每个终端平台上植入一个信任根,让计算机从BIOS到操作系统内核层,再到应用层都构建信任关系;以此为基础,扩大到网络上,建立相应的信任链,从而进入计算机免疫时代。当终端受到攻击时,可实现自我保护、自我管理和自我恢复。可信计算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可信计算为行为安全而生,行为安全应该包括:行为的机密性、行为的完整性、行为的真实性等特征。可信计算包括5个核心的概念,即:密钥、安全输入输出、储存器屏蔽等,其中密钥的运用是可信系统的重中之重,基于密钥算法进行数据储存和传输,是整个可信安全防护系统的基础保障。不同的密钥算法,衍生了不一样的可信度安全系统。
目前大多数的公司在对一些保密文件存储时,都会使用密钥对其进行加密,而当密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时,同样会对这些保密文件造成流失,使公司产生不可预估的损失。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可信度高的、不法分子获取到密钥也无法成功破解的一种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可信度高的、不法分子获取到密钥也无法成功破解的一种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
本发明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存放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第一GPS模块;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第二GPS模块;
所述数据输入模块能够获取第一数据;
所述数据存放模块能够存储第一数据;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能够显示所述第一数据和风险等级;
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存储有风险等级,所述风险等级包括第一风险等级、第二风险等级、第三风险等级、第四风险等级、第五风险等级;
所述处理器将第一数据通过加密算法上传至第二服务器,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数据存放模块中删除,当用户获取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时,所述处理器通过第一解密算法判断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是否匹配,再通过所述第一GPS模块、所述第二GPS模块、第二解密算法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是否在同一区域,从而将所述第一数据或风险等级上传至数据显示模块。
本发明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加密算法包括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还包括数据压缩模块;
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第一数据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裕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裕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