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90608.X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三村哲矢;榎原胜志;北吉雅则;山城浩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25;G01B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造 方法 | ||
一种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膜厚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由第1传感器(42)检测复合材料涂膜(B)的表面位置的工序;由第2传感器(44)检测第2辊(20)的表面位置的工序;基于第1传感器与第2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差值来检测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的工序;以及基于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来调节第3辊(30)相对于第2辊的旋转速度的比率的工序。而且,第2辊的周向上的第1传感器与第2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大致相同。由此,能够检测除去了由第2辊的变形等造成的影响的复合材料涂膜的准确的膜厚,因此能够基于该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稳定地制造抑制了电极复合材料层(D2)的膜厚的偏差的电极(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用于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的便携电源、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等。作为这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向带状的电极集电体的表面赋予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例如通过将作为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前驱物质的电极材料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并使该复合材料涂膜压接于电极集电体的表面的方法来制造该结构的电极。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上述电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具备3根辊的电极制造装置。具体而言,在第1辊与第2辊之间将电极材料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接下来,使所形成的复合材料涂膜附着于第2辊的表面来搬运。而且,在该电极制造装置中,搬运电极集电体的第3辊与第2辊接近,因此将向第2辊搬运的复合材料涂膜和向第3辊搬运的电极集电体在第2辊与第3辊之间压接。
为了通过上述的制造方法稳定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要求消除复合材料涂膜(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的偏差。因此,在这种制造方法中,能够采用检测影响到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的要素并且调节制造条件的反馈控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基于第1辊与第2辊之间的间隙宽度来使第2辊的旋转速度与电极集电体的搬运速度的速度比变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基于压延后的复合材料涂膜的厚度来控制第2辊与第3辊的速度比。
专利文献1:日本申请公开第2016-21934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申请公开第2018-37198号
然而,在实际的制造现场,即使采用了上述以往的制造方法,也存在在制造后的电极的电极复合材料层产生膜厚的偏差的情况。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膜厚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了在以往的制造方法中在电极复合材料层产生膜厚的偏差的原因。具体而言,由于将上述的制造方法中的第2辊用于电极材料的压延与复合材料涂膜的压接这两个加压处理,因此施加非常大的应力。若因该应力而在第2辊产生变形、轴偏离,则存在压延后的复合材料涂膜的搬运位置偏离的可能性。若将该搬运位置的偏离反映于传感器对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的测定,则执行基于误探测的不适当的反馈控制。例如,当第2辊在远离传感器的方向上变形的情况下,尽管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合理,也判定为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减少。在该情况下,执行使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增加那样的控制。另一方面,若第2辊在接近传感器的方向上变形,则判定为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使复合材料涂膜的膜厚减少那样的控制。本发明人认为这些基于膜厚的误探测的反馈控制是在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膜厚产生偏差的原因。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0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