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熄焦车限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9433.0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泉;崔思强;丁伟;崔金林;温健;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14 | 分类号: | C10B39/14;C10B4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熄焦车 限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熄焦车限速控制方法,在熄焦车的运行区域内设置码牌,熄焦车上设置码牌阅读头及测定熄焦车运行距离用的编码器,熄焦车上设置声光报警器;熄焦车的控制程序中增加熄焦车实时位置计算程序、声光报警程序及强制减速程序;熄焦车运行时,当驾驶人员给定的速度高于对应速度控制区的PLC控制器速度设定值时,熄焦车控制系统自动将驾驶人员给定的速度值屏蔽,将对应速度控制区的PLC控制器速度设定值传送给驱动熄焦车走行的变频电机,即控制熄焦车减速,同时熄焦车控制系统将报警信号传送给声光报警器。本发明提高了熄焦车运行的安全性,杜绝熄焦车走行越界造成车辆脱轨和红焦落地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熄焦车限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熄焦车是炼焦生产的主要设备,其主要用于将焦炭送往干熄焦系统(由提升机送入干熄焦炉)或湿熄焦(熄焦塔)进行熄焦作业。熄焦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往返运行,其运行距离要远远高于其他焦炉车辆。经计算可知,熄焦车最大单炉运行距离是推焦车和拦焦车单炉运行距离的40倍,平均单炉运行距离是推焦车和拦焦车的20倍。而焦炉生产的单炉操作时间仅为10分钟,因此熄焦车的设计运行速度要大大高于其他焦炉车辆。
目前的熄焦车通常采用PLC控制、变频器调速,由2台变频电机驱动熄焦车行驶,设计四档走行速度,最高行驶速度(4档速度)为200米/分,最低行驶速度(1档速度)为5米/分。为满足焦炉生产的单炉操作时间,熄焦车的运行速度基本接近于最高设计速度即4档速度。
在实际生产中,熄焦车的走行速度完全靠驾驶人员的走行主令控制,在驾驶人员精神不集中或者突发疾病失去意识的情况下,熄焦车便会失去控制冲出应有的运行区域,造成熄焦车脱轨、红焦落地等严重事故,因此现有的熄焦车运行控制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人为控制的熄焦车速度不尽合理,制约了炼焦生产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熄焦车限速控制方法,具有熄焦车自动减速和声光报警功能,提高了熄焦车运行的安全性,杜绝熄焦车走行越界造成车辆脱轨和红焦落地事故发生,有利于提高炼焦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熄焦车限速控制方法,包括:
在熄焦车的运行区域内沿熄焦车轨道设置码牌,熄焦车上设置码牌阅读头及测定熄焦车运行距离用的编码器,通过码牌阅读头和编码器检测熄焦车的实时位置;熄焦车上设置声光报警器;熄焦车的控制程序中增加熄焦车实时位置计算程序、声光报警程序及强制减速程序;
将熄焦车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如下3个速度控制区:4档速度区、3档速度区、1~2档速度区;熄焦车运行时,当人为给定的速度高于对应速度控制区的PLC控制器速度设定值时,熄焦车控制系统自动将人为给定的速度值屏蔽,将对应速度控制区的PLC控制器速度设定值传送给驱动熄焦车走行的变频电机,即控制熄焦车减速,同时熄焦车控制系统将报警信号传送给声光报警器。
所述码牌为不锈钢码牌,以格雷码编码规则编码,每个码牌代表一个绝对地址。
所述编码器安装在变频电机的非负荷侧轴承上。
,所述熄焦车实时位置计算程序的原理为:PLC控制器结合码牌阅读头传回的离散量绝对地址,以及编码器传回的连续量位移,计算出熄焦车的真实位置。
所述强制减速程序的原理为:变频电机的变频器根据PLC控制器速度设定值控制变频电机减速,同时通过制动器对熄焦车实施制动,直至熄焦车的行驶速度降至PLC控制器速度设定值。
所述熄焦车在4档速度区的设定运行速度为180~200米/分钟,在3档速度区的设定运行速度为80~100米/分钟,在1~2档速度区的设定运行速度为5~30米/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9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