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标准、产品及工法的建筑数字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8896.5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6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美安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竹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6 | 代理人: | 李佳明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标准 产品 建筑 数字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标准、产品及工法的建筑数字模型构建方法,将建筑空间按照空间层级,自上而下解构为多层级解构空间,从数字功能模块库选择加载数字功能模块生成最低层级解构空间数字模板库,从所述最低层级解构空间数字模板库向上逐层级组合构成更高一个层级的解构空间数字模板库;根据需求,从最高层级解构空间数字模板库选择数字模板,生成建筑数字模型。本发明简单易用,满足普通用户,由专业用户研发各类模板和对应的各类数字功能模块,将应用和数据完全解耦,各级空间与其功能、系统完全解耦,并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并经过全周期数据模拟验证,进入资源库被其他用户调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标准、产品及工法的建筑数字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包括房地产行业主要利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构建建筑数字3D模型,BIM通过3D模型数字化建筑,从而实现对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BIM属专业3D绘图软件,当前已广泛应于建筑行业,其模型技术主要来源于美国,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互联网应用)需要进行二次深度开发。
BIM模型(包括已二次开发)属于视觉整体模型需要专业人员建模,数据质量完全依赖于建模人员的个人能力,而不是来源于行业上下游产业间共同协作,故模型数据存在主观误差,有时甚至与实际差异大错误多,造成项目较大损失。
BIM是整体性视觉模型不是标准化模块化组合模型体系,数据复用和自动化程度较低,模型专业复杂构建耗时费力,需要专业背景的建模人员。使用门槛高,除专业建模者外,建筑相关各方难以使用只能旁观,故上下游各方难以在线动态协作,模型也就无法实现全产业链数据闭环(循环)利用,数据追溯和更新困难。BIM除建模本身外,模型并没有较大的改变建筑行业传统的人工协作方式。
BIM通过族、构件和部品(这三部分以下简称为“BIM图元”)构建建筑设施和设备3D信息模型,在绘制设施和设备的3D的几何形体建立建筑视觉模型,并以几何形体为载体附加设施和设备状态信息从而数据化建筑,BIM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管理和模拟,其应用包括建筑设计、施工、进度、成本、制造、运维。
建筑行业迫切需要新的建筑数字模型技术赋能建筑、大众和专业人员,实现建筑行业互联化普惠(专业和大众)应用,新数字模型技术能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协作和数据智能质的进化。模型应该实现空间及其系统完全模块化解耦,数字模型能够实现建筑数据孪生(即模型数据动态真实,与其建筑实体实现真实映射),模型使用简单,使建筑相关各方触手可及。新数字化技术利用数据智能驱动行业发展,提升产业链生产力,激活行业新需求,从而实现行业提质增效降本目标。
BIM以绘图的方式实现建筑的数据化,其数字化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建筑标准、产品和工法是建筑三个关键要素,它是建筑应用和服务的基础、依据和数据源头。BIM没有以建筑要素为数据基础就无法实时自动校验动态数据,无法保证BIM模型的数据质量。BIM不提供建筑三要素数据化和模板化技术支撑,也就无法支持用户自主研发。BIM没有整合建筑三要素缺少专业资源根基,也就无法赋能用户。导致BIM模型的数字质量仅依赖于专业绘图人员或团队的主观能力,数据主观性强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2、BIM是以视觉图形为验证目标,通过绘图产生数据,图形为主体数据依附于图形,数据与图形没有完全解耦,这就导致数字模型只能依赖于绘图。相对于结构化数据容易复用和构建,BIM的3D图元千差万别复用困难(即使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外形经常变化),导致BIM构建和更新耗时费力。行业协作基础是数据而不是图形,图形只是数据的高级可视化应用和表达,建筑数据协作、应用和服务可以用其他的可视化方式,在合适的条件下数据是可以生成3D图形,大部分数据化和应用场景是可以不必依赖于3D绘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美安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易美安机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8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胰蛋白酶酶解装置
- 下一篇:农用深松机的松土深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