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制造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83848.7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2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毛里昌弘;柳泽和贵;牧美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5B1/042 | 分类号: | C25B1/042;C25B1/23;C25B9/19;C25B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制造 系统 | ||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制造系统,其可以解决作为原料的水蒸气的不足,而不会白白将水舍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燃料制造系统1包括:电解部2,被供给包含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原料气体,将原料气体电解而生成包含氢及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及,第一气液分离部3,对由电解部2生成的生成气体进行气液分离。除了向电解部2供给原料气体之外,还能够供给使用了由第一气液分离部3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或者使用了来自供水源46的水的水蒸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水及二氧化碳来制造甲烷等的燃料的燃料制造装置。在该燃料制造装置中,使用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设置氧离子透过膜的电解单元、及设置催化剂以合成燃料的合成部,来制造燃料。具体而言,首先,使水成为水蒸气,将该水蒸气及二氧化碳调节为特定的摩尔比后,供给至电解单元的阴极电极侧。借由向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施加电力,供给至阴极电极侧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依次被电解,而在电解单元的阴极电极侧生成氢及一氧化碳。所生成的氢及一氧化碳在被冷却及加压后通过合成部的催化剂。由此,制造了合成了氢及一氧化碳的燃料。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95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作为制造燃料时的原料的水及二氧化碳使用的是从垃圾处理设施等排出的水及二氧化碳。在垃圾处理设施等中,排出的水及二氧化碳中,相对于二氧化碳而言的水的量不固定。因此,供给至电解单元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中,水蒸气可能不足。
另外,以往,由于由电解单元所生成的氢及一氧化碳构成的气体中包含水分,因此借由气液分离器对该气体进行气液分离。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水未被特别利用而被舍弃。此时,对分离出的水,以达到可排放的水的基准值的方式实施pH处理等。如此,以往,不仅浪费水,而且要花费该水的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制造系统,其可以解决作为原料的水蒸气的不足,而不会白白将水舍弃。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包括:电解部,被供给包含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原料气体,将前述原料气体电解而生成包含氢及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及,第一气液分离部,对由前述电解部生成的前述生成气体进行气液分离;并且,除了向前述电解部供给前述原料气体之外,还能够供给使用了由前述第一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或者使用了来自供水源的水的水蒸气。典型地,电解部是共电解部。
(2)本发明在上述(1)中,也可以包括:合成部,使由前述第一气液分离部分离出水后的前述生成气体通过催化剂,由此生成包含甲烷的合成气体;及,第二气液分离部,对由前述合成部生成的前述合成气体进行气液分离;并且,除了向前述电解部供给前述原料气体之外,还能够供给使用了由前述第一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及使用了由前述第二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或者使用了来自供水源的水的水蒸气。
(3)本发明在上述(2)中,也可以在外部气温为特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第一运转,在所述第一运转中,除了向前述电解部供给前述原料气体之外,还供给使用了来自供水源的水的水蒸气,
在外部气温低于特定温度的情况下,进行第二运转,在所述第二运转中,除了向前述电解部供给前述原料气体之外,还供给使用了由前述第一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及使用了由前述第二气液分离部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3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