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松动螺母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658.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任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9/18;F16B39/16;F16B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动 螺母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松动螺母组件,包括:所述弹性螺旋筒内设有螺旋齿;弹性螺旋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凸端,另一端设有第二凸端;所述第一六角套外侧端设有外六角套一,内侧端设有凸环一,在凸环一的内侧面设有第一棘齿;所述外侧端设有外六角套二,内侧端设有凸环二,在凸环二的内侧面设有第二棘齿;所述第一六角套设有与第一凸端适配的卡槽一,所述第二六角套设有与第二凸端适配的卡槽二;所述第一六角套套设在弹性螺旋筒一端,所述第二六角套套设在弹性螺旋筒的另一端,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啮合;所述弹性环扣卡合在凸环一和凸环二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松动螺母组件,属于螺纹连接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螺纹连接领域需要防松的场合很多,防松螺母的形式多样。现有的螺母防松技术中,通常采用普通螺母增加螺帽扭矩变形的方式产生压紧力以实现防松,但是是在剧烈振动或者是较少维护的使用环境中,普通螺母完全不能满足防松要求。也有的防松动螺母组件结构复杂,如CN212803905U等,因此继续探索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放松可靠的防松动螺母组件任然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满足防松要求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松动螺母组件。
一种防松动螺母组件,包括:
弹性螺旋筒,所述弹性螺旋筒内设有螺旋齿;弹性螺旋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凸端,另一端设有第二凸端;
第一六角套,所述第一六角套外侧端设有外六角套一,内侧端设有凸环一,在凸环一的内侧面设有第一棘齿;
第二六角套,所述外侧端设有外六角套二,内侧端设有凸环二,在凸环二的内侧面设有第二棘齿;
所述第一六角套设有与第一凸端适配的卡槽一,所述第二六角套设有与第二凸端适配的卡槽二;
所述第一六角套套设在弹性螺旋筒一端,所述第二六角套套设在弹性螺旋筒的另一端,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啮合;
弹性环扣,所述弹性环扣卡合在凸环一和凸环二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六角套的轴心线上设有同轴的孔一和孔二;孔一和孔二结合处的环形面形成螺旋端面,所述螺旋端面与弹性螺旋筒的第一螺旋侧面贴合,所述孔二内圆柱与弹性螺旋筒的外圈圆柱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一设在孔一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六角套轴心线上设有同轴的孔三和孔四,所述孔四设在内侧端,在孔三和孔四的结合处的环形面形成螺旋端面,所述螺旋端面与弹性螺旋筒上的第二螺旋侧面贴合;孔四的内圆柱与弹性螺旋筒的外圈圆柱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二设在孔三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扣的截面呈M形的弹性扣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扣的中间至少设有两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六角套和第二六角套对弹性螺旋筒进行扭转,并通过弹性环扣对第一六角套和第二六角套进行固定,结构简单,锁紧及解锁方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便于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0、弹性螺旋筒;11、螺旋齿;12、第一凸端;13、第二凸端;14、第一螺旋侧面;15、第二螺旋侧面;20、第一六角套;21、外六角套一;22、凸环一;23、孔一;24、孔二;25、螺旋端面一;26、卡槽一;27、第一棘齿;30、第二六角套;31、外六角套二;32、凸环二;33、孔三;34、孔四;35、螺旋端面二;36、卡槽二;37、第二棘齿;40、弹性环扣;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