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短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616.8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6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武刚;李鹏;寇文博;郭茂;张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8 | 分类号: | H01R31/08;H01R13/24;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具有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短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插合、分离关系的插合端和对插端,插合端至少包括一对需自短接的接触件10,对插端包括与接触件10数量相等的接触件20;至少一个接触件10自带有接触体1011,插合端和对插端未插合状态下,依靠该接触体1011使得插合端需自短接的两个接触件10之间实现连接。本发明的接触体在自然状态下,依靠自身弹力实现与另一接触件本体接触实现自短接,无需额外的弹簧等弹性零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接触体是从接触件上延伸折弯形成的,与接触件为一体结构,不额外增加零件数量,降低了加工、装配难度,提升了整体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短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力领域,电流互感器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二次侧绝对不允许开路,因为一旦开路,一次侧电流将全部成为磁化电流,引起二次侧磁通和感应电势骤增,造成铁心过度饱和磁化,发热严重乃至烧毁线圈;同时,磁路过度饱和磁化后,会使策略误差增大,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常规系统中,在维护、更换、检修时,为避免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开路,通常采用手动在端子排侧采用短接片短接的方式。该方式存在整体线路复杂、人为因素影响等不利情况,易出现错接、漏接等问题而导致故障发生。近几年,在设备接口连接器性能提升、功能附加的发展路线下,逐渐出现了一大批带自短接功能的接口连接器,通过连接器内部自短接结构,替代手动短接,使整体系统线路更简洁,可靠性更高。
专利CN206211197通过内部的导电块,结合弹簧弹力,实现自短接功能。专利CN21579157通过内置弹性接触片,依靠自身弹性,实现自短接。虽然以上专利解决了自短接问题,但因其短接需依靠额外引入的零件实现,增加了产品的结构复杂度,同时因零件增加,也对整体的可靠性有所影响。
电力系统配网领域,因各类装置接口逐渐趋于标准化,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因此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
具备自短接功能的连接器,因具有附加自短接功能,其产品价值会较常规产品有所提升,但若产品内部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下、零部件数量多,则会导致整体成本居高不下,反而造成产品利润不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短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连接器组件,在需要自短接的两个接触件中,选取一个接触件,通过冲压或其它方式,在接触件本体上增加用于自短接的接触体。该接触体在自然状态下,依靠自身弹力实现与另一接触件本体接触,从而实现自短接,无需额外的弹簧等弹性零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本发明的接触体是从接触件上延伸折弯形成的,与接触件为一体结构,不额外增加零件数量,降低了加工、装配难度,提升了整体可靠性。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短接结构,包括具有插合、分离关系的插合端和对插端,插合端至少包括一对需自短接的接触件10,对插端包括与接触件数量相等的接触件20;至少一个接触件自10带有接触体1011,插合端和对插端未插合状态下,依靠该接触体使得插合端需自短接的两个接触件10之间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10具有容纳接触件的腔体103,腔体103是由两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片式接触件相互靠近形成的具有容纳接触件20的插孔结构,或者,腔体103是接触件10通过卷制结构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20为片式插针接触结构或机加工插针接触结构或具有卷制结构的插针接触结构。
进一步地,定义一对需自短接的接触件10包括接触件101和接触件102,则接触件101上连接有所述的接触体1011,插合端与对插端未插合状态下,接触体1011与接触件102接触使接触件101与接触件102之间形成自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