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门冷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0416.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唯;王磊;朱禹;彭丹祺;杜楠楠;司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00;F28F21/02;F02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门 冷却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门冷却组件。活门冷却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引气活门和所述核心罩的导热件;其中,导热件为柔性导热板,柔性导热板分别与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和引气活门直接接触,以使热量借助于柔性导热板在所述引气活门和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之间热传导;柔性导热板包括基板以及覆盖在基板上的碳纳米管阵列,除导热板的热传导冷却之外,还能通过用作散热翅片的碳纳米管进行对流换热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活门冷却组件重量小、易安装,对发动机振动不敏感,无需额外引气,避免外涵道压力损失,解决了燃油代偿损失带来的油耗增加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短舱内引气活门冷却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使用柔性导热材料进行活门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民机系统中,气源系统通常从发动机引出高温高压气体,供给下游用气系统,如空调系统、机翼防冰系统等,气源系统通过引气活门控制发动机引气,包括中压活门、高压活门和压力调节关断活门。
引气活门安装在发动机短舱的核心舱内部,环境温度高达500℃以上。但是引气活门的力矩马达和作动器的密封垫耐温能力仅有200℃左右,因此在短舱内高温传热下活门表面极易超温,显著降低活门的使用寿命。
目前民机中使用解决方法的是从发动机外涵道引入通风管路,由通风管路向引气活门提供通风冷却气流。由于通风管路由多段管道组成,在活门位置既定的情况下,需要多次调整管道才能将最终管道出口通向引气活门,增加安装和制造成本。同时,从发动机外涵道引气用于通风冷却会增大发动机的燃油代偿,增加油耗。核心罩外壁面是风扇外涵道,在发动机工作时风扇外涵道低温气流使得核心罩表面温度远低于活门表面温度,是天然的热沉。
综上所述,对比现有的系统,需要一种方法或者装置在降低活门表面温度的同时,减少安装制造成本,并尽量避免其他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短舱中的活门冷却组件,该活门冷却组件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连接到引气活门和发动机短舱的核心罩;其中所述导热件为柔性导热板,所述柔性导热板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固定到所述引气活门上,所述柔性导热板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到所述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所述柔性导热板分别与所述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内壁面和所述引气活门直接接触,以使热量借助于所述柔性导热板在所述引气活门和核心罩的至少一部分之间传导,所述柔性导热板包括柔性基板以及覆盖在所述基板上的碳纳米管阵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碳纳米管为细长形的,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纳米量级,所述碳纳米管长的长度为微米量级。较佳地,碳纳米管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于导热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X型固定装置,所述X型固定装置具有相互交叉的两个固定条。
较佳地,所述两个固定条相交的中点彼此固定,并且,当所述中点彼此固定后,每一个所述固定条的两端进一步被固定,以将所述柔性导热板的第一端部抵靠到所述引气活门的外表面上。
由此,当中点固定之后,X型固定装置能够根据预安装位置灵活地进行调整,从而方便后续固定条的端部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柔性导热板的第二端的C型固定装置,该C型固定装置包括单条固定条,单条固定条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内壁面,以将所述柔性导热板的第二端部抵靠到所述内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柔性导热板的所述基板为柔性导热基板,可由柔性平板热管或柔性薄膜组成。
较佳地,柔性导热板的基板包括盖板、多孔材料的吸液芯、基底和充液管,其中所述盖板和所述基底形成空腔,所述吸液芯布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充液管布置成将传热介质填充到所述吸液芯,碳纳米管阵列被设置在基板中的盖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0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关键点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体粘滞系数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