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9840.3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7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瞿义生;李超;袁华庭;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C09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奕晴;韩芳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具有非晶结构,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中的复合金属阳离子包括镁离子、铝离子、钙离子、钛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镓离子和锆离子中至少两种,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包括复合金属阳离子钛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铬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锰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铁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偏铝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钨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钼酸盐和复合金属阳离子钒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非晶含量不小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非晶含量不小于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每种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中,基于复合金属阳离子的总数量,任意一种金属阳离子的数量占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的总数量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10%,所有的复合金属阳离子的数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材料粉末的粒径范围为200目-8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材料还包括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在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表面上形成膜层,在所述不粘材料中,基于所述不粘材料的总重量,所述金属材料的重量占所述不粘材料的总重量的3%-10%,余量为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铁及其合金、锌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铬及其合金、镍及其合金、钴及其合金、铜及其合金、锆及其合金、钼及其合金和钒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不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至少两种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熔融,得到对应的熔融液;
采用雾化制粉的方式对所述熔融液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具有非晶结构;
其中,在不同种类的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中,金属酸根离子相同,金属阳离子不同;
所述不粘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包括复合金属阳离子钛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铬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锰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铁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偏铝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钨酸盐、复合金属阳离子钼酸盐和复合金属阳离子钒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的金属阳离子包括镁离子、铝离子、钙离子、钛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镓离子和锆离子中的至少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两种所述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氢原子半径的0.1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种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中,基于复合金属阳离子的总数量,任意一种金属阳离子的数量占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的总数量的百分比大于或等于10%,所有的复合金属阳离子的数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雾化制粉的方式对所述熔融液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熔融液进行雾化处理,在雾化处理中,所述熔融液以300-450K/s的冷却速度进行第一次冷却并被分散成液滴;
将所述液滴以600-1000K/s的冷却速度进行第二次冷却,以得到所述复合金属阳离子金属酸盐粉末。
12.一种不粘材料作为喷涂原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材料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不粘材料或者为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不粘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不粘材料作为炊具的不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98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