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漏电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78974.3 | 申请日: | 2022-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叶美盼;王斌斌;陈建伟;张钰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50 | 分类号: | H05B45/50;G01R3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岳丹丹 |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电路 驱动 检测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漏电检测方法,其中,漏电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检测模块,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和第一预设电压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旁路模块,连接在直流母线电压与地之间,旁路模块的输入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当第一控制信号有效时,旁路模块产生旁路电流采样信号;输入检测模块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和旁路电流采样信号产生表征直流母线电压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预设时间内同时检测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和直流母线电压是否达到阈值,来判断直流母线电压输入状态是否正常。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电力电子相关领域,具体地,涉及漏电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漏电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LED灯在照明领域应用越来越多,如应用在教室、商场、写字楼等,其中包括日光灯,日光灯的两端分别通过零线和火线接入市电。在安装时时候,通常是先安装一端,再安装另一端,如果在安装一端的时候,操作员不慎将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碰到另一端的电极,人体和电网形成回路,将导致触电,目前通过增加漏电保护以解决该问题。
然而由于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日光灯的LED驱动电路也需要调光,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要求。
现有技术中具有漏电保护和调光功能的LED驱动电路检测到输入有漏电现象,其控制LED驱动电路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检测输入没有触电,则LED驱动电路正常工作,点亮LED灯。
现有的一种输入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整流桥电路后的母线下拉电流来采样不同时刻的交流输入电压,通过识别电压幅值或速率变化判断是否有漏电现象。如果LED驱动电路连接至后切调光器(trailing edge dimmer),刚上电时开始输入检测,检测电压变化,第一采样时刻T1和第二采样时刻T2可能处于后切电压下降沿临界点(参见图1a),导致误判输入电压幅值或者速率变化过大,认为有漏电现象,从而发生误保护。
现有的另一中输入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将检测到的直流母线电压Vbus与预设电压Vr进行比较,当直流母线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产生检测电流Is,然后通过检测电流与预设电流Ir的比较判断是否有漏电现象。如果LED驱动电路连接至前切调光器(leading edgedimmer),刚上电时开始输入检测,由于前沿开通电压很高(参见图1b),导致检测电流Is大于预设电流Ir,从而误认为不存在漏电现象,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漏电检测方法,可以避免输入异常情况下人体因为在安装负载中误接触而导致触电的问题,以提高负载拆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检测模块,连接在直流母线电压与地之间,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和第一预设电压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旁路模块,连接在直流母线电压与地之间,所述旁路模块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有效时,所述旁路模块产生旁路电流采样信号;所述输入检测模块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和所述旁路电流采样信号产生表征直流母线电压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有效时,当所述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均满足预设条件时,判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状态正常;当所述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和所述直流母线电压中任一个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判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状态异常。
优选地,当第一时刻的直流母线电压和第二时刻的直流母线电压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的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大于第二阈值,判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状态正常;当第一时刻的直流母线电压和第二时刻的直流母线电压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第二时刻的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则判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状态异常,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不同。
优选地,当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三阈值以及当前时刻的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大于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状态正常;当所述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等于第三阈值,和/或当前时刻的旁路电流采样信号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则判断所述直流母线电压状态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8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装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调金属外壳喷丸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