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头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8361.X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唯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野马摩托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12 | 分类号: | A42B3/12;A42B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头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气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头盔主体内设置有贴合头上部的气囊,气囊的腔体的下部设有连通气囊内外的透气孔,头盔主体内设置有将气体送入气囊的抽风装置,抽风装置通过头盔主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外界。气囊使得人在佩戴好头盔后,通过抽风装置使得气囊对头部的包裹性能更好,并兼具缓冲作用;气囊下部的透气孔可缓慢向头部输出空气,带走头部的汗水,保证头部的透气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部覆盖物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透气的头盔。
背景技术
头盔作为保护头部的装备,除了保障安全性以外,也应注重对舒适性的提升,由于头盔完全覆盖住头部,因此透气性对头盔的舒适性有很高的要求,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发表的“头盔”,其公告号CN106455740B,包括头盔内的吊网和固定带,吊网的脚部上设置比头部固定带更接近头顶侧且横跨形成于至少两个脚部间的间隔部分的悬架部,并在该悬架部上设置吸收来自于所述帽体的外部的冲击的冲击吸收部,透气性较好,但减小了头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包裹性,头部局部压力较大;若用整张布包裹头部,则透气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头盔的透气性和包裹性无法兼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保证包裹性的同时提高了透气性的透气头盔。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透气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头盔主体内设置有贴合头上部的气囊,气囊的腔体的下部设有连通气囊内外的透气孔,头盔主体内设置有将气体送入气囊的抽风装置,抽风装置通过头盔主体上设置的进气口连通外界。
气囊的作用使得人在佩戴好头盔后,通过抽风装置使得气囊对头部的包裹性能更好,并兼具缓冲作用;气囊下部的透气孔可缓慢向头部输出空气,带走头部的汗水,保证头部的透气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的腔体的上层为弱弹性的支撑层,所述气囊的腔体的下层为带有弹性的变形层,上层起到支撑保护,固定形状的作用,而下层具有弹性可有助于提高头部更好的包裹性。
作为优选,所述抽风装置位于头盔主体顶部,对于安全帽类型的头盔,将抽风装置设置在头顶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抽风装置位于头盔主体前额部位,对于骑行类安全头盔,将抽风装置设置在前额部位使得抽气方向与骑行时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与头盔主体外壳光滑过渡,进气口呈外大内小的喇叭状,使得进气口进风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滤网,对进入抽风装置的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进行过滤。
作为优选,所述头盔主体的后脑部分也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通过设置在头盔主体上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且出气口横截面积大于进气口,当只打开后脑部位的抽风装置时,可将头部附近的空气吸入气囊,相比于吹风式通风,头部风感更小,舒适性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设置有网孔布置相同的两层滤网,其中一层可滑动,通过将滤网进行滑动使得滤网的网孔错开而可被堵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设置的气囊,使得人在佩戴好头盔后,在抽风装置作用下气囊对头部的包裹性能更好,并兼具缓冲作用;气囊下部的透气孔,可缓慢向头部输出空气,带走头部的汗水,保证头部的透气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头盔主体1、进气口11、出气口12、气囊2、支撑层21、变形层22、透气孔221、抽风装置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野马摩托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野马摩托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8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