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综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8225.0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志;王新;李阳;李佳东;常洋涛;王团结;李军朝;尚凌伟;韩世虎;柏乾坤;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95 | 分类号: | F24S10/95;F25B15/06;F25B33/00;F25B37/00;F25B40/06;H02S40/44;H02S40/42;H02S20/30;H02S1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综合 热电 三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综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太阳能光伏板的背面设置有脉动热管,其中,脉动热管的冷凝段位于散热水箱内,散热水箱的出水口经保温储热水箱、发生器的管侧及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发生器的壳侧蒸汽出口经冷凝器的放热侧、节流阀及蒸发器的壳侧与吸收器的入口相连通;发生器壳侧底部的浓溴化锂溶液出口经回热器的放热侧与吸收器的入口相连通,吸收器的出口及回热器的吸热侧与发生器的壳侧入口相连通;储冷设备的出口经蒸发器的管侧与储冷设备的入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综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是太阳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目前困扰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光伏板的散热问题,不仅影响了光伏板的发电效率,而且产生的废热也直接释放掉而未被利用,降低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此外,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热能以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生的余热驱动供热及制冷的系统也需要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综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综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保温储热水箱、发生器、冷却水箱、散热水箱、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回热器及储冷设备;
太阳能光伏板的背面设置有脉动热管,其中,脉动热管的冷凝段位于散热水箱内,散热水箱的出水口经保温储热水箱、发生器的管侧及冷却水箱与散热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
发生器的壳侧蒸汽出口经冷凝器的放热侧、节流阀及蒸发器的壳侧与吸收器的入口相连通;
发生器壳侧底部的浓溴化锂溶液出口经回热器的放热侧与吸收器的入口相连通,吸收器的出口及回热器的吸热侧与发生器的壳侧入口相连通;储冷设备的出口经蒸发器的管侧与储冷设备的入口相连通。
散热水箱的出水口经第一水泵、保温储热水箱、发生器的管侧、冷却水箱及第二水泵与散热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
吸收器的出口经离心泵及回热器的吸热侧与发生器的壳侧入口相连通。
储冷设备的出口经第三水泵及蒸发器的管侧与储冷设备的入口相连通。
还包括蓄电设备;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端与蓄电设备相连接,蓄电设备的输出端与第二水泵的电源接口、保温储热水箱的电源接口、冷却水箱的电源接口、离心泵的电源接口、第三水泵的电源接口及第一水泵的电源接口相连接。
还包括用于驱动太阳能光伏板转动的驱动装置。
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的控制端、蓄电设备的控制端、储冷设备的控制端及保温储热水箱的控制端相连接。
脉动热管的冷凝段结构为弯折结构。
发生器壳侧底部的浓溴化锂溶液出口经回热器的放热侧及调节阀与吸收器的入口相连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综合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在太阳能光伏板背面设置脉动热管,以回收太阳能光伏板在吸收太阳能产生电能的同时产生的大量废热,同时设置保温储热水箱、冷凝器及蒸发器实现产热及制冷,继而实现发电、产热及制冷的三联供,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和资源利用率。另外,本发明在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设置回热器,实现不同温度溶液之间的热交换,减小系统的热能消耗,提高综合热能利用率。
进一步,脉动热管的冷凝段结构进行弯折设计,相比传统太阳能电站具有更高的热传递能力,降低太阳能光伏板的工作温度,减小设备损坏的可能,提高光伏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8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配件外修订单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