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和反应性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镜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75556.9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慎政焕;韩赫熙;洪承模;金象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SK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G02B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吴君琴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原***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稳定性 反应 苯二亚 甲基 氰酸 组合 使用 光学镜片 | ||
为了提高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氯含量为100‑1000ppm,即使长期存储,也能够防止其反应性的降低。因此,即使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长期存储后再进行销售等使用,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也可以与硫醇聚合,以制得在折射率、阿贝数、透明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黄度指数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的聚硫氨酯基光学材料。因此,所述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可以有利地用于眼镜镜片和照相机镜头等领域。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459482.5,发明名称为《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和反应性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镜片》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该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年5月15日,其要求了在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申请日2017年5月17日为优先权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光学材料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和反应性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光学材料,如塑料光学镜片。
背景技术
与由玻璃等无机材料制成的光学材料相比,塑料光学材料的重量轻,不易折断,并且可染性能优异,因此,塑料光学材料被广泛用作眼镜镜片、照相机镜头等的光学材料。近年来,对于具有高透明度、高折射率、低比重、高耐热性和高抗冲击性等高性能的光学材料的需求日益高涨。
光学材料中的聚硫氨酯(Polythiourethane)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用作光学材料。聚硫氨酯可以通过使硫醇和异氰酸酯反应来制备。由聚硫氨酯生产的镜片由于具有高折射率、轻质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而被广泛使用。
作为制备聚硫氨酯的原料—异氰酸酯中的一种,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ylylene diisocyanate)通常通过光气法或非光气法由苯二甲胺(xylylenediamine)合成得到,并且在很广泛的领域中商业使用。
虽然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具有各种优点,但它也具有以下缺点:由于NCO基团的高反应性,由其制备的产物难以具有均匀的特性,并且当它长时间存储时,由于副反应它容易失去其原有的物理性质。具体地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由于NCO基团的自反应而形成二聚体或三聚体,从而改变其NCO%值。结果是,固体材料被沉淀出来,并且通过与从环境引入的水分的反应而进一步加速这种现象。可以使用各种稳定剂来防止或延缓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它们影响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性,这可能在聚硫氨酯的生产中引起发黄或其他问题。此外,与其他类型的异氰酸酯不同,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根据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而具有更大的副作用,从而难以找到最佳的配方。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韩国公开专利出版物2012-0076329(2012年07月09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用于制备光学材料时,由于其高反应性可能会发生各种副反应,这可能会产生固体材料并对光学材料的光学特性产生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尝试将可能影响反应性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杂质减少到非常微小的量。然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杂质的量在商业上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操作这样的工艺也要花费大量的费用。
作为研究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果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氯,则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防止其反应性的降低。
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旨在通过将氯的含量调节至特定范围来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和反应性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另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旨在提供一种即使长时间存储也能保持稳定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存储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C株式会社,未经SK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