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5207.7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婷;邢瑞英;周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爱婷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10;G01D11/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邱冬冬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底座。本发明通过底座、阻尼器、限位板、支柱、支撑板、第一电机、第一螺杆、活动板、支杆、滑轮、壳体、弹簧、限位块、连杆、调节箱、第二电机、第二螺杆、螺纹套、竖杆、防护箱、电动推杆、升降板、装置本体、盖板、支撑杆、中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库、信息传输模块、数据采集器、温度监测器、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可吸入颗粒物传感器、烟感探测器和湿度监测器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监测方式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进行环境污染监测,同时不便于对装置进行防护和携带,导致装置意外受碰撞后易发生损坏,携带时较为费力,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例如,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但对于传统的环境污染监测通常是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进行监测,然而,现有监测方式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进行环境污染监测,同时不便于对装置进行防护和携带,导致装置意外受碰撞后易发生损坏,携带时较为费力,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及装置,具备实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监测方式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进行环境污染监测,同时不便于对装置进行防护和携带,导致装置意外受碰撞后易发生损坏,携带时较为费力,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顶部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贯穿至调节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本体,所述防护箱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与盖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库、信息传输模块和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温度监测器、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可吸入颗粒物传感器、烟感探测器和湿度监测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存储器、标准数据库和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监测器、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可吸入颗粒物传感器、烟感探测器和湿度监测器的输出端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防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底座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调节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均与底座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活动板的顶部接触,所述活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底座内腔的背面开设有配合限位杆使用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均与防护箱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开设有配合第一螺杆使用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爱婷,未经郭爱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5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