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CLLC直流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72906.6 | 申请日: | 2022-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平;刘思达;徐云飞;李卫国;郝一;卢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G06F3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娜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cllc 直流 变压器 参数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CLLC直流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CLLC直流变压器各参数设计偏离值;基于各参数设计偏离值,获取多组参数设计初始值;根据多组参数设计初始值及预设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CLLC直流变压器的初始电感比;基于初始电感比,确定电感比选取区间;基于电感比选取区间,选取多个电感比,将多个电感比分别带入预设函数表达式中,得到多个电感比各自对应的品质因数;基于CLLC直流变压器电压增益的变化趋势,选取电感比及品质因数。将元器件偏差作为考虑因素,得到品质因数与电感比值的约束条件,使得当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偏离设计值时,输出的电压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CLLC直流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力电子变压器往往采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来解决高压问题。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结构的直流变压器构成的电力电子变压器,使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实现模块间均压和均流问题。然而随着输入电压等级的提升,模块数量也会随之增加,相应模块的控制与检测装置也会随之增加,而应用于高压环境下所带来的强电磁环境对于设备的结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过多的控制与检测装置无疑会增加结构设计难度,同时由此带来的电磁兼容问题也会对设备可靠性带来影响。
为了简化控制复杂度,将直流变压器应用于上述模块中,采用开环控制,使其工作在一种不调压模式,其易于实现软开关,有助于功率密度的提升,特别适合应用于高压大功率传输的场合。在直流变压器拓扑中,CLLC谐振变换器不仅继承LLC谐振变换器自然软开关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还具有正反向电压增益一致的特点。采用CLLC谐振变换器可以定频开环工作在谐振频率点,并且电压增益不会随着负载条件发生变化,所以拓扑本身就具有自动均压的特性。由于C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在开环控制下,保证谐振变换器工作在一个恒定增益下,参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闭环控制下C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方法,鲜有对C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在开环下参数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鲜有对C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在开环下参数设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应用于CLLC直流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应用于CLLC直流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包括:获取CLLC直流变压器各参数设计偏离值;基于各参数设计偏离值,获取多组参数设计初始值;根据多组所述参数设计初始值及预设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CLLC直流变压器的初始电感比;基于所述初始电感比,确定电感比选取区间;基于电感比选取区间,选取多个电感比,将多个所述电感比分别带入所述预设函数表达式中,得到多个电感比各自对应的品质因数;基于CLLC直流变压器电压增益的变化趋势,选取电感比及品质因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各参数设计偏离值,获取多组参数设计初始值,包括:根据各参数设计偏离值计算得到电压增益波动范围及归一化频率的波动范围;根据所述电压增益波动范围选取多个电压增益,根据所述归一化频率的波动范围选取多个归一化频率,将多个所述电压增益及多个所述归一化频率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多组参数设计初始值。
可选地,所述预设函数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M为CLLC直流变压器电压增益;K为电感比值;ωn为归一化谐振频率。
可选地,根据多组所述参数设计初始值及预设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CLLC直流变压器的初始电感比,包括:将多组所述参数设计初始值带入所述预设函数表达式中,计算得到品质因数与电感比之间的函数关系;联立多组品质因数方程,计算得到CLLC直流变压器的初始电感比。
可选地,应用于CLLC直流变压器参数设计方法,还包括:将选取的电感比及其对应的品质因数进行软开关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2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化脑机接口控制动机的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皮枫斗成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