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雪害挖方路段路基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8916.2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文;韩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0 | 分类号: | E04D13/10;E04B7/16;E01H5/10;E01H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韩金明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雪害 挖方 路段 路基 防护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雪害挖方路段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开挖坑、防护屋组件、支撑组件、升降组件、连杆和设置于防护屋组件两侧的分雪组件;支撑组件设置于防护屋组件的内部;升降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且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与支撑组件滑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防护屋组件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分雪组件包括分雪面、固定座和多个缓冲件;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开挖坑的侧面;多个缓冲件设置于固定座的顶面;分雪面固定连接于缓冲件背离固定座的端部。本申请实现了长期照射不到阳光的路段无积雪覆盖,降落的积雪能够被提前遮挡并快速分雪处理,避免此路段由于积雪导致的行车安全隐患,延长此路段公路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雪地公路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雪害挖方路段路基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驾驶员在公路上常易遇到雨、雾、冰、雪等视距差、路面湿滑的恶劣驾驶环境,极易造成驾驶员心里紧张,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特别是在降雪之后,北方地区的公路会积一层厚厚的雪,对于长期照射不到阳光的路段,积雪常年四季存在,存在很大的行车安全隐患,而且长期的积雪对路段也造成极大的损害,降低该路段公路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对于长期积雪的路段一般无防护措施,对于事故频发地路段会采取扫雪车进行扫雪处理,但此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工、影响交通,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路段行车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雪害挖方路段路基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长期积雪的路段一般无防护措施,对于事故频发地路段采取扫雪车进行扫雪处理,不仅费时费工、影响交通,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路段行车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长期照射不到阳光的路段无积雪覆盖,降落的积雪能够被提前遮挡并快速分雪处理,避免此路段由于积雪导致的行车安全隐患,延长此路段公路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雪害挖方路段路基防护结构,包括开挖坑、防护屋组件、支撑组件、升降组件、连杆和设置于所述防护屋组件两侧的分雪组件;所述防护屋组件设置于所述开挖坑内;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防护屋组件的内部,能够支撑所述防护屋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且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屋组件的顶部内侧转动连接,当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上升时,能够将所述防护屋组件的顶部倾斜顶起;所述分雪组件包括分雪面、固定座和多个缓冲件;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开挖坑的侧面;多个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所述分雪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缓冲件背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屋组件包括两个墙体和两个屋顶;两个所述屋顶倾斜设置于两个所述墙体的顶端,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墙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屋顶相向的两端均搭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端;所述连杆背离所述升降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屋顶的内侧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设置于两个所述墙体之间,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地面;两个所述屋顶相向的两端搭接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外侧;所述升降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外侧,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与所述支撑柱的外侧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部、滑块;所述第一升降部的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外侧;所述滑块套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并与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雪面包括球形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件包括滑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向内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雪面的底部,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插孔并与所述插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于所述滑杆的外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雪面的底部和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8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容器盖体
- 下一篇:围绕TSV的虚设堆叠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