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导管架过渡段翻身合拢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5523.6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朝辉;王松涛;吕志豪;霍友杰;安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装备制造(漳州)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F03D13/25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现艳 |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导管 过渡 翻身 合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导管架过渡段翻身合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过渡段三个支撑柱上分别各设一个吊点,其中一个支撑柱外侧焊接主翻身吊耳,另两个支撑柱顶部焊接产品吊耳,主翻身吊耳靠近过渡段顶端设置;步骤二、使用三台履带吊分别吊挂三处吊点进行提升,三台履带吊包括一台主履带吊与两台副履带吊,三台履带吊控制各个吊点提升速度不同,主履带吊提升大臂将过渡段翻转成垂直状态;步骤三、将过渡段放在专用工装搁座上,更换履带吊吊点,再次提升过渡段,将过渡段倾斜,直至完成过渡段与导管架架体的合拢工作。本发明整体翻身过程速度快,作业过程容易控制,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提高了过渡段与导管架合拢精度与合拢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导管架过渡段翻身合拢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施工过程中,导管架基础的建造方法一般为两种技术,具体如下:其一为导管架采用立式建造,利用起重设备将过渡段起吊至导管架上部进行总装合拢;其二为导管架采用卧式建造,利用起重设备进行翻身,再利用起重设备将过渡段起吊至导管架上部进行总装合拢。这两种方式都有以下缺点:高空作业多,作业安全危险系数高,将过过渡段起吊至50m高空需大型起重设备,作业功效低,作业难度大,精度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型导管架过渡段翻身合拢方法,以解决高空作业多,对起重设备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型导管架过渡段翻身合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过渡段三个支撑柱上分别各设置一个吊点,三个支撑柱分别表示为支撑柱Ⅰ、支撑柱Ⅱ、支撑柱Ⅲ,在支撑柱Ⅱ外侧焊接主翻身吊耳,所述主翻身吊耳靠近过渡段顶端设置,在支撑柱Ⅰ、支撑柱Ⅲ顶部焊接产品吊耳;
步骤二、使用三台履带吊分别吊挂三处吊点进行提升,三台履带吊包括一台主履带吊与两台副履带吊,三台履带吊控制各个吊点提升速度不同,通过主履带吊提升大臂将过渡段翻转成垂直状态,完成翻身作业;
步骤三、将过渡段放置在专用工装搁座上,更换履带吊吊点,再次提升过渡段,将过渡段倾斜,三台履带吊缓慢前行,直至完成过渡段与导管架架体的合拢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主翻身吊耳及产品吊耳均用筋板进行加固。
进一步的,所述主履带吊为500T履带吊,所述副履带吊为400T履带吊。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主履带吊用于起吊主翻身吊耳,所述副履带吊用于起吊产品吊耳,三台履带吊同时起吊,其中两台副履带吊提升速度相同,主履带吊提升速度大于两个副履带吊提升速度,且主履带吊提升大臂,直至过渡段达到垂直状态。
进一步的,更换履带吊吊点的具体操作为:过渡段翻身完成后,两台副履带吊松钩,更换吊点位置,两台副履带吊起吊辅助翻身吊耳,三台履带吊同时提升,根据吊点位置不同,过渡段受力不同,将过渡段倾斜,完成过渡段与导管架架体的合拢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翻身吊耳分别位于支撑柱Ⅰ、支撑柱Ⅲ外侧且靠近过渡段底端,两个辅助翻身吊耳对称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用全站仪检测过渡段倾斜角度,微调主履带吊及两台副履带吊提升高度,使过渡段倾斜角度达到预定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横截面为正三角形,三个支撑柱分别设置在过渡段的三个边角处。
进一步的,更换履带吊吊点,再次提升过渡段时,两个副履带吊提升速度大于主履带吊提升速度,达到预定角度后三台吊车更换提升速度,以相同速度匀速提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装备制造(漳州)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装备制造(漳州)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