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5506.2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庄厚川;张云峰;张林阳;王成刚;赵隆卿;曹广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B62D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彦伟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一体 压铸 部件 维修 方法 | ||
1.一种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碰撞维修报废大数据分析和碰撞CAE分析识别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的损毁维修临界位置,基于所述损毁维修临界位置将所述车身一体压铸部件划分为维修保留部(1)和维修切除部(2);
S2、基于所述维修切除部(2)的结构特征模块化设计得到维修备用件(3);
S3、基于所述损毁维修临界位置确定维修切割线(4),基于所述维修切割线(4)将损坏的所述维修切除部(2)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分离;
S4、确定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焊接为一体,并补偿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连接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连接处进行壁厚加厚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壁厚加厚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确定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在相互垂直的X向、Y向和Z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维修备用件(3)和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两者中,一者上设置X向定位凹槽结构(6),另一者上设置与所述X向定位凹槽结构(6)配合的X向定位凸起结构(7);在所述维修备用件(3)和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两者中,一者上设置Y向定位凹槽结构,另一者上设置与所述Y向定位凹槽结构配合的Y向定位凸起结构;在所述维修备用件(3)和所述维修保留部(1)的两者中,一者上设置Z向定位凹槽结构,另一者上设置与所述Z向定位凹槽结构配合的Z向定位凸起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通过填丝焊填充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之间的预留间隙(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所述维修备用件(3)和所述维修保留部(1)分别进行开坡口处理得到坡口结构(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结构(9)的坡口角为50°至70°,所述坡口结构(9)的钝边深度为1mm至1.5mm,所述坡口结构(9)的底部间隙为0至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维修备用件(3)与所述维修保留部(1)之间采用铝合金电弧填丝焊进行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一体压铸部件的材质为压铸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55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设备
- 下一篇:一种乳液型压裂用抗磨减阻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