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62185.0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霜;丁嘉伟;袁梓豪;李伟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 主分类号: | A61B34/30 | 分类号: | A61B34/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沈冠雄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术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包括线驱动载板模块、直线驱动模块、机器人柔性臂模块、末端执行模块和机器人支架模块;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直线驱动模块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支架模块上,所述机器人支架模块与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为直线前后导向配合;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分别与所述机器人柔性臂模块、末端执行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器人柔性臂体积较小,灵活度高,避免了传统同心管机器人单端曲率恒定的限制,同时克服了传统线驱动机器人体积较大的缺点;末端执行装置可以实现快速装拆,扩大了本手术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克服了传统手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更换困难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相关领域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术微创化成为外科临床手术中的重要发展阶段,手术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体腔道和脏器的微创手术中。
传统的手术机器人多为刚性结构,体型较大且不能跟踪非线性病灶位置,在与身体腔脏器官、血管、敏感组织接触时,容易造成损伤。与传统刚性手术器械和手术机器人相比较,柔性手术机器人因其具有体型紧凑、灵活柔顺且能主动控制等特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微创手术中。同心管机器人和线驱动机器人是柔性手术机器人中的典型代表。同心管机器人一般由一组预弯曲的高弹性同心管相互嵌套而成,每一个同心管都具有平移和旋转两个自由度。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同心管,因为平移和旋转量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恒曲率曲线段;线驱动机器人一般是由多个微小的中空关节顺序连接而成,每个关节四周打孔穿线,通过线绳的拉力可以在前一个关节末端有规律地运动,多个关节的运动组合形成固定的曲线形状。因此,同心管机器人和线驱动可以完成腔脏器官中三维曲线的跟踪任务,并且具有主动控制和一定的变形能力。同心管机器人和线驱动机器人已经被提出可以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泌尿手术和心内手术。
但是,同心管机器人需要由多个预弯曲的同心管相互嵌套而成,而同心管的预弯曲曲率会因时间和使用发生变化;线驱动机器人则存在形状变化单一的缺陷;且末端执行器多与机械臂固定,导致其无法进行更换或更换速度慢,大大限制了手术机器人的使用范围。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稳定可靠,形状变化多样,尺寸微小且末端执行器可快速更换的柔性微创手术机器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机器人,包括线驱动载板模块、直线驱动模块、机器人柔性臂模块、末端执行模块和机器人支架模块;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直线驱动模块分别安装在机器人支架模块上,所述机器人支架模块与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为直线前后导向配合;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分别与所述机器人柔性臂模块、末端执行装置连接,驱动所述机器人柔性臂模块进行弯曲运动,并且驱动所述末端执行装置进行夹取工作;所述直线驱动模块与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相连,驱动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进行直线前后运动,所述机器人柔性臂模块跟随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进行前后运动;所述末端执行模块安装在所述机器人柔性臂模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柔性臂模块由至少两个线驱管相互嵌套构成,所述线驱管的前部为前后铰接的蛇形管关节构成,后部为弹簧管,所述蛇形管关节至少包含四个柔性臂线绳通孔,所述柔性臂线绳通孔绕所述蛇形管关节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柔性臂线绳通孔内含柔性臂线绳,所述柔性臂线绳一端与所述线驱管的前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连接,所述弹簧管固定在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上,所述线驱管与所述线驱动载板模块一一对应,不同的线驱管对应安装在不同的线驱动载板模块上,每个线驱动载板模块连接一个直线驱动模块,不同线驱管由不同的直线驱动模块和线驱动载板模块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线驱管的长度从最外层管到最内层管依次变长,所述线驱管的弹簧管始终在其外一层的线驱管内部,前后两个所述蛇形管关节之间设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2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