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缝编毡废边自动收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61611.9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0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明;许群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35/02 | 分类号: | B65H35/02;B65H18/02;G06G1/00;D06H7/06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林鸳 |
| 地址: | 3145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缝编毡废边 自动 收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玻璃纤维缝编毡废边自动收取装置,属于玻璃纤维毯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传输架,传输架上设有一个传送带,传输架上设有一个对玻璃纤维毯表面进行去灰尘的粘灰机构,传输架上位于粘灰机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对毯废边进行切割的切割收取机构,切割收取机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对切割后的玻璃纤维毯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传送带的底端设有废边收集箱,传输架上位于切割收取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设有斜边;本发明通过粘灰机构上设有的整平板可对不同厚度的玻璃纤维毯进行整平限位,同时通过切割收取机构上丝杆的调节,可根据裁边宽度的需要而对刀具进行调节,切割后的废边通过设置的刀具进行切短后,自动推入到收集箱内收集,提高了收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纤维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缝编毡废边自动收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发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儿个微米到二十儿个微米,相当丁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干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缝编毡是玻璃纤维经一系列工序后加工制作而成。玻璃纤维经缝编后,两侧边部为不规则的边毡,存在单重不稳、强度不足的隐患,为满足产品卷端平整,到客户使用要求,一般对两边的边毯进行切除,然后进行收取,现有对废弃边毯的收取方式一是人工收取,既是安排两个人在纤维布生产机的两侧把生产线所切掉的料边废料拿掉放到废品箱内,该方法的缺点是人工成本较高,且人工工作强度较大;二是采用现有的结构较简单的收取机构对料边废料进行收取,但是现有的收取装置在纤维布生产机生产不同宽幅的产品时调整较困难,无法很好地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胜任收取纤维布生产机生产不同宽幅产品时产生的料边废料,且玻璃纤维毯在切边处理后,由于表面含有许多毛絮灰尘,无法马上进行收集工作,需要二次处理,从而影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缝编毡废边自动收取装置,通过设有的粘灰机构、切割收取机构以及收卷机构等装置的相互配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纤维缝编毡废边自动收取装置,包括传输架,所述传输架上设有一个传送带,所述传输架上设有一个对玻璃纤维毯表面进行去灰尘的粘灰机构,所述传输架上位于粘灰机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对毯废边进行切割的切割收取机构,所述切割收取机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对切割后的玻璃纤维毯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底端设有废边收集箱,所述传输架上位于切割收取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设有一斜边,所述斜边与废边收集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粘灰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开设有一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底端设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上设有两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滑块的底端连接,所述安装柱上还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设有调节器,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滑块与固定块连接,且第一丝杆与第一滑块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连接有一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设有粘灰筒,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位于支撑轴的前方还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整平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端设有整平板,所述整平板的两端还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粘灰筒包括橡胶固定筒,所述橡胶固定筒的一边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顶端上设有锁柱,所述缺口的底端上设有与锁柱相互配合的锁孔,所述橡胶固定筒的表面铺设有一层粘毛贴,所述缺口的顶端与底端上还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