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方格布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1607.2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明;蔡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B65H18/02;B65H18/26;B65H23/032;D06G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林鸳 |
地址: | 3145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方格 布收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玻璃纤维方格布收卷装置,涉及玻璃纤维收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端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压轮,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除杂组件,所述主体远离除杂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压平组件,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整平组件,所述主体的内腔设置有便于拆卸组件,所述便于拆卸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布卷,本发明收卷装置能够将玻璃纤维方格布绕成大卷装的同时,保证玻璃纤维方格布之间紧密贴合,且左右两端始终能够对齐,使玻璃纤维方格布幅宽相等,符合收卷需求;能去除外表面附着的纤维线条,完成收卷后拆卸方便,加快收卷速度,且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收集卷的外表面进行缠绕收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玻璃纤维方格布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方格布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可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内外墙体保温、防水、防火、抗裂等,玻璃纤维方格布以耐碱玻纤网布为主,它采用中无碱玻纤纱经特殊的组织结构—纱罗组织绞织而成,后经抗碱液、增强剂等高温热定型处理,玻璃纤维方格布通过收卷装置进行集中收纳,这样方便携带和使用。
现有的收卷装置玻璃纤维方格布要想做成大卷装,首先卷绕必须要紧,只有产品之间卷绕后不再产生位移变形,才能把大卷装产品做好,玻璃纤维方格布产品表面不是光洁平整的,凹凸部分在卷绕不紧的情况下,位移非常严重,在卷绕产品的内圈及两端在受力的情况下开始向中间收缩,导致产品幅宽不足,达不到要求,此外收卷装置不能去除外表面附着的纤维线条,完成收卷后拆卸不方便,影响收卷速度,且不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收集卷的外表面进行缠绕收卷,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玻璃纤维方格布收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方格布收卷装置,本发明收卷装置能够将玻璃纤维方格布绕成大卷装的同时,保证玻璃纤维方格布之间紧密贴合,且左右两端始终能够对齐,使玻璃纤维方格布幅宽相等,符合收卷需求;
同时,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去除外表面附着的纤维线条,完成收卷后拆卸方便,加快收卷速度,且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收集卷的外表面进行缠绕收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纤维方格布收卷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端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压轮,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除杂组件,所述主体远离除杂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压平组件,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整平组件,所述主体的内腔设置有便于拆卸组件,所述便于拆卸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布卷;
所述压平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和主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只有一半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压平块,所述压平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压平块的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调节块,且第一调节块有三个,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一调节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块和限位块卡合,所述第一滑块和调节杆套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和第一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腔插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设套接有第一剐蹭块,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设套接有第二剐蹭块,所述第二剐蹭块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方孔,所述第二剐蹭块的底端设置有集尘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