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124.2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解凌峰;钱辉;龚正大;章锦;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7 | 分类号: | H01M50/507;H01M50/569;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汇流 组件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及其装配方法,所述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包括一个汇流排支架、一个采集板和至少一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支架的同侧设置采集板和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汇流排支架一侧的下端,所述采集板设置在汇流排支架一侧的上端;所述汇流排支架一侧设置凸起部和正面卡扣,用于汇流排的定位和固定;所述汇流排支架一侧还设置用于采集板定位的铆柱。本发明所述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将汇流排、汇流排支架和采集板一体化,提升了模组成组效率,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品不良率,同时兼顾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了软包大模组所用汇流排数量多,导致装配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软包超级电容器倍率特性好,但成组结构相对复杂,需要汇流排实现电芯的串并联,针对软包大模组设计,所用汇流排数量多,会导致装配效率降低,从而增加产品的不良率。目前现有汇流排,各种规格的汇流排的长度一定,无法改变,不同规格的汇流排的长度不同,组装电池模组时,按照需求选择对应规格的汇流排,从而会使成组的效率更低。
CN 213483910U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汇流排组件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设置有多个电芯,所述用于电池包的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排支架和汇流排本体,所述汇流排支架设置于电芯上侧,所述汇流排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芯极耳正对的连接孔;所述汇流排本体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支架上且至少部分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电芯的极耳连接;其中,所述汇流排支架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汇流排支架设置于对应的电芯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汇流排彼此相连;其公开的汇流排组件的尺寸虽然可根据电池包的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汇流排组件的配适性,但是对于大尺寸的电池模组,需要汇流排数量多,其公开的汇流排会导致成组效率变低。
CN 211789241U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排单元,所述多个汇流排单元依次相连形成一体结构,相邻汇流排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易撕部,使每个汇流排单元在拆卸力作用下能够通过所述易撕部与其他汇流排分离;所述电池模组的汇流排是从所述汇流排组件上分离下来的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组件可以分离形成不同长度的汇流排,从而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的组装要求,而不需要为每种规格的电池模组预先备好固定长度的汇流排。
CN 207947332U公开一种方形电芯模组,包括设于模组箱体内的多个具有电芯极耳的电芯、多个用于将电芯的电芯极耳彼此电连接的汇流排,所述模组箱体顶部设有线束支架,所述线束支架包括多个分隔条,分隔条将形成在线束支架上的开口部分分隔成多个极耳开口,所述极耳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的电芯极耳,分隔条上远离所述模组箱体的一侧朝外突出形成有突起边;汇流排包括以带状延伸的基板和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在所述基板的中间部分通过弯曲形成,当将基板焊接到至少两个电芯极耳上时,所述嵌合槽压扣在所述线束支架的突起边上;其公开的汇流排针对软包大模组设计时,仍存在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需要提供一种一体式汇流排组件,所述一体式汇流排组件针对大尺寸储能模组具有高的成组效率,并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能够降低成组的不良率,同时兼顾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及其装配方法,所述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将汇流排、汇流排支架和采集板一体化,一体化汇流排组件能够提升模组成组效率,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不良率,同时兼顾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软包大模组汇流排数量多,导致装配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汇流排组件,所述一体式汇流排组件包括一个汇流排支架、一个采集板和至少一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支架的同侧设置采集板和汇流排;
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汇流排支架一侧的下端,所述采集板设置在汇流排支架一侧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的双层非机动车停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模数铸钢齿圈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