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61052.1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2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钟则隆;钟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7/11;H05B47/115;H05B47/1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都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7 | 代理人: | 邱丹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矿 亮度 自适应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照明单元、环境亮度采集单元、感应单元、环境能见度采集单元、模式切换单元以及光源驱动单元,在进行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时,实现了在环境光、能见度以及感应约束条件下的工矿灯亮度优化。在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过程中,能够根据环境光强度使工矿灯亮度快速达到预期亮度值,依据环境光强度变化对应调节工矿灯亮度,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无感应变化时自动切换工矿灯的工作模式至低功耗模式,在感应到信号时自动切换至响应模式正常照明,在能见度不足时,切换至高亮模式,启动高亮照明灯工作对照明灯组的照明亮度进行补充,提高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设备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的照明设备中,LED照明灯凭借着低成本、节能、长寿命和易维护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LED照明灯具也逐步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在工厂、车间、矿井中大量的使用LED工矿灯。
由于工矿灯应用的环境恶劣或空旷,与其他照明工具一样,目前的工矿灯也采用传统的机械式开关控制照明,而该类控制开关的位置固定、布线成本高以及对工矿灯控制的灵活性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运行环境自行调节照明的强度。当照明强度不足或照明强度过强时,都会影响工厂、车间、矿井中生产的正常运行。照明强度不足时影响照明效果,照明强度过强时又造成能源的浪费,而全天候24小时开灯又造成极大的能量浪费。而目前的LED工矿灯的照明强度固定不变,不能进行亮度调节,不利于节能,也不利于达到所需的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工矿灯亮度无法自适应调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方法和系统,以解决在环境约束条件下工矿灯的亮度优化问题,尽可能在无人为动作指令操作的过程中,能让工矿灯的亮度快速达到预期值,同时,保证工矿灯的平稳运行,降低工矿灯使用过程中的高耗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矿灯亮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
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安装在工矿灯灯罩内的光源灯,用于以不同的光亮度对预设照明范围照明;
环境亮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工矿灯所处环境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环境光亮度值;
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对所述照明单元预设照明范围内的物体感应;
环境能见度采集单元,用于通过能见度检测器采集所述照明单元预设照明范围内的环境能见度;
模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单元根据预设时间阈值内的感应结果以及所述环境能见度采集单元采集的环境能见度与预设能见度阈值比较结果,对所述照明单元的工矿灯工作模式切换;以及
光源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亮度采集单元采集的环境光亮度值与预设亮度阈值的比较结果切换工矿灯的工作模式并调节所述光源灯的亮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矿灯灯罩内的光源灯包括照明灯组以及高亮照明灯,其中,所述照明灯组由若干独立控制的LED灯珠组成,在所述光源驱动单元驱动照明灯组调节所述光源灯的亮度时,通过所述光源驱动单元的灯源驱动装置控制LED灯珠照明的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环境亮度采集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工矿灯的安装座上或远离光源灯的工矿灯灯罩上的环境亮度传感器,环境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光源灯所处区域的环境光亮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缺陷智能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超声速分离流动控制试验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