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9365.3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军;侯佳旺;朱辉;李轩科;邓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5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维高 导热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液相浸渍增密步骤:将一维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预制体置于模具内,使用中间相沥青粉末包埋,并置于高压反应釜内,抽真空,升温到预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通入惰性气体保持一定压力,并在此压力和预定温度下保温2~4h;
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沥青浸渍一维碳纤维预制体;
将所述沥青浸渍一维碳纤维预制体置于模具内,利用热压机进行热压成型;
将热压成型后的材料进行炭化处理,得到低密度一维C/C复合材料;
将所述低密度一维C/C复合材料重复液相浸渍增密步骤,再进行加压预氧化步骤;
其中,所述加压预氧化步骤为:将重复液相浸渍增密步骤后得到的材料自然冷却至240℃~300℃后保温1~3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一维C/C复合材料预制体;其中,在所述保温1~3h的过程中,先卸压至常压,然后即刻通入空气加压;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卸压至常压,然后即刻通入空气加压,如此重复所述卸压加压过程多次;
炭化-石墨化步骤:将所述一维C/C复合材料预制体在氩气氛围下先后经炭化和石墨化处理;
重复液相浸渍增密、加压预氧化和炭化-石墨化步骤1~2次,即可得到所述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步骤为:将中间相沥青原丝经热处理后,裁剪一定长度,得到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定长丝;将定长丝一维定向铺排,并使用缝合纤维进行缝合,即得到所述一维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预制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浸渍增密步骤中,预定温度为360℃,通入惰性气体保持的一定压力为3~6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的升温程序为:以2~5℃/min从室温升至300℃,再以1~3℃/min升温至350℃,并在300℃升至350℃的过程中,缓慢加压至2~6MPa;当温度达到350℃后,再以5~10℃/min升温至450℃,保温5h,冷却至室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纤维为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或化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预氧化步骤中,通入空气加压至0.1~1MP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预氧化步骤中,相邻两次卸压加压过程的时间间隔为10~30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温度为10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温度为3000℃。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50℃~3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93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的抑制剂
- 下一篇:一种配备摊铺装置的中药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