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7864.9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林良良;张佳瑜;朱洁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20/105 | 分类号: | A23K20/105;A23K20/26;A23K20/20;A23K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禽 液体 有机酸 复合 酸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柠檬酸39~43份、碱16~40份、甲酸92~108份、乙酸37~48份、丙酸48~52份、乳酸140~165份、甲酸铵94~108份、硫酸铜8~12份、磷酸盐30~70份和水400~496份;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酸化剂优点在于可用自来水制备或稀释,且用自来水稀释3000倍后pH值为3.8~4.0,稀释1000倍、2000倍和3000倍后的酸化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告要求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生长促进剂在动物饲料中禁止添加,为我国畜产品安全以及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因此寻找无残留、无污染、效果良好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当今动物营养学研究和畜牧养殖科技开发的重点之一。酸化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饲料添加剂,是替代抗生素的重要添加剂,酸化剂能够改善动物肠道的微生物菌群,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然后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保证动物肠道的健康。
饲用复合酸化剂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明确了复合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其中一类酸化剂主要添加在饲粮中,发挥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微生态平衡的作用,这类酸化剂已有较多的研究。另一类液体酸化剂主要添加在禽畜用饮用水中,能够有效控制水线中细菌的繁殖和污染,降低有害菌过度繁殖;空舍期间,可用稀释后酸化剂浸泡饮水管过夜,充分杀灭饮水管道和饮水器中的有害菌,长期使用能达到净化养殖环境的目的,从而能够预防疾病。但现有技术中的液体酸化剂一般都需要用纯净水或蒸馏水来制备,所制酸化剂原液的pH值大都小于3,有的酸化剂原液pH值甚至低于2,使用时会增大危险性;而且酸化剂的稀释缓冲能力较一般,大都只能稀释1000倍,稀释后pH值稳定性也较差。因此,制备一种能够稀释更大倍数、且抑制有害菌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的液体酸化剂是科技工作者的目标。
综上所述,制备一种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的酸化剂,制备酸化剂原液的用水以及稀释酸化剂原液用水不受限制,且能够增大稀释倍数,抑制有害菌的性能良好,能有效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开发制备这类液体酸化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酸化剂与现有技术制备的酸化剂相比,可稀释更大的倍数,稀释后的酸化剂能够有效的抑杀自来水中或水线中的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从而保证其中的细菌总数不超标,减少动物肠道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以质量份数计:柠檬酸39~43份、碱16~40份、甲酸92~108份、乙酸37~48份、丙酸48~52份、乳酸140~165份、甲酸铵94~108份、硫酸铜8~12份、磷酸盐30~70份和水400~496份。所述水选自自来水或地下水。且所述本发明复合酸化剂可稀释3000倍,还能有抑菌作用,现有技术中酸化剂只能稀释1000倍或最多2000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磷酸盐选自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三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的pH值为3.2~3.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禽畜用液体有机酸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水和柠檬酸混合溶解,待溶解后加入碱,并将反应液保温搅拌,边搅拌边加入乙酸,保温搅拌30~60min;所述柠檬酸的加入量为柠檬酸总量的45-55%;所述乙酸的加入量为乙酸总量的41-56%;
步骤二:再向步骤一反应液中加入柠檬酸、硫酸铜,保温搅拌20~40min,得到混合液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7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