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持续膀胱冲洗引流集液装置及疏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7812.1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钟瑶;康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02;A61M25/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持续 膀胱 冲洗 引流 装置 疏通 方法 | ||
一种持续膀胱冲洗引流集液装置及疏通方法,包括导尿管和集液容器,集液容器还接有容器导管;导尿管为现有的三腔导尿管,集液容器连接管与容器导管之间还设有三通阀;集液容器内腔的输入口上设有墨菲氏滴管,护理人员判断需要进行的护理操作时,根据特定的指示机构就可以准确判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进行疏通时,无需把引流管拆开,避免暴露而产生感染或者污染风险,护理人员操作更加方便,在收集引流废液时,避免废液喷溅,改善护理人员操作环境和病房环境,相对于软质袋装的集液容器,硬质瓶状容器的刻度准确性更高,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持续膀胱冲洗引流集液装置及疏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持续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保证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等下尿路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冲洗目的是保持尿管通畅,防止血块等异物阻塞,避免继发出血及膀胱痉挛,促进切口愈合,防止尿路感染。
临床上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时,传统方法是选用一次性引流袋封闭收集或使用容器开放式的收集引流液,两种方式各有弊端:采用引流袋封闭收集时,由于引流袋刻度计量不准确,引流液流速不易观测,在产生血块阻塞时难以及时发现,导致膀胱痉挛发生率高,引流袋容量小,导致排液频繁,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操作环境差,而且反复倾倒易导致引流液逆流引发感染;使用容器开放式收集时,膀胱引流液多为血液、排泄物及其他体液混合液体,产生的血腥味和氨味等异味较重,易影响同病房患者感观及住院环境。
在产生血块等异物阻塞尿管时,传统的方法是将引流管的前端接头取下,然后用装有疏通液体的注射器接入尿管接口进行抽推,利用注射器中疏通液体产生的压力将阻塞部位的异物松动然后利用清洗液的压力将异物冲出,这样需要反复拔插连接管,使通过引流液、引流管和护理人员接触等途径引起的外源性感染机会增多,操作复杂同时易发生污染,影响病人恢复效果、病房环境和护理人员的操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持续膀胱冲洗引流集液装置及疏通方法,能够直观体现引流液流速及时发现堵塞情况,在疏通引流管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整个冲洗引流管路系统的密封性,便于疏通管路堵塞,避免污染病房环境,改善护理人员的操作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持续膀胱冲洗引流集液装置,包括导尿管和集液容器,所述的集液容器还接有容器导管;所述的导尿管,为现有的三腔导尿管,导尿管上设有膀胱连接气囊、气源连接管、引流液连接管和集液容器连接管,其特征是集液容器连接管与容器导管之间还设有三通阀;所述的三通阀包括接口A、接口B、接口C,所述的接口A与导尿管的集液容器连接管一体成型的连接,所述的接口B与容器导管固接;所述的接口C上设有堵盖,用于在需要疏通时可打开堵盖,将接口C与装有疏通液体的注射器连接;为了便于观测引流液的流速,及时观察导尿管内是否产生堵塞,所述的集液容器内腔的输入口上设有墨菲氏滴管,流入容器导管的液体都会经过墨菲氏滴管流入集液容器中。
进一步的方案是:为了便于排放集液容器内的液体,防止集液容器在排放液体时,溅到陪护或者护理人员手上,集液容器底部还设有排放口,所述的排放口接有一段排放管,所述的排放管的封管装置设置在排放管侧壁上,所述的封管装置采用夹紧管壁的封闭结构,排放管还突出封管装置外侧一定长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为了观察引流液颜色,根据集液容器的颜色深浅度以判断是否需要调节引流液的流速,所述的集液容器外壁上设有比色卡。
进一步的方案是:为了增加集液容器容量刻度的准确性,所述的集液容器为带有精准刻度的硬质瓶状。
进一步的方案是:按照护理要求,引流液流入人体前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5℃~30℃,为了便于观察温度是否合适,导尿管的引流液连接管上设有温敏变色贴,温敏变色贴可以根据温度由低至高,依次由蓝、变绿、变红,其中蓝色为引流液温度低于标准范围、绿色为引流液温度在标准范围内、红色为引流液高于标准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7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