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6748.5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常志旺;孙红林;刘府生;李聪;张翔玮;高勤皓;刘凯锐;张迎宾;申玉生;黄国良;程印;魏江涛;余鹏程;李得建;贺建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00 | 分类号: | G06F18/00;G06F18/213 |
代理公司: | 重庆立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刘竹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层 加速度 脉冲 识别 方法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用移动平均法MAM滤除原始速度记录中的高频成分,提取出速度脉冲;
步骤二,对提取的脉冲使用峰点法PPM,确定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步骤三,根据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计算速度脉冲的相对能量PIv;将PIv与脉冲阈值水平进行比较,判断原始记录是否含有典型速度脉冲;
步骤四,根据速度脉冲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截取原始加速度记录,得到加速度局部序列;
步骤五,计算加速度局部序列中的最大半周期脉冲能量,以此作为识别加速度脉冲的判定指标;
所述步骤一中的移动平均法MAM使用定义范围内相邻数据点的平均值替换每个数据点来平滑数据;移动平均法定义式如下:
式中:x[n]——具有N个样本的输入信号;
y[n]——相应的输出信号;
m——一个奇数,用于确定适当的平均点数;
Tp——速度时程中主脉冲周期;
dt——输入信号的时间间隔;
α——经验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峰点法PPM采用以下定义确定脉冲起始时刻和截止时刻:
峰点法PPM与峰值速度相邻的波谷或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定义为脉冲周期Tp,第一个波谷或波峰对应的时刻为脉冲起始时刻(ts),第二个波谷或波峰对应的时刻为终止时刻(t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速度脉冲能量PIv定义如下:
式中,T是地震动的总持续时间,v(t)为原始速度记录;
所提方法定义速度脉冲能量的阈值水平为0.35;大于阈值水平时,取伪率为0,与之对应的原始记录的脉冲属性为脉冲;小于或等于该阈值水平时,原始记录的脉冲属性为非脉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对速度脉冲进行识别之后,通过下式计算加速度脉冲的PIa指标:
式中,t1和t2是具有最大面积的半周期脉冲的过零时刻,可通过绘图识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出加速度脉冲的PIa指标后,按下列标准判别是否为加速度脉冲:
当PIa大于0.50时,与之对应的加速度记录的脉冲属性为脉冲;PIa小于0.25时,与之对应的加速度记录的脉冲属性为非脉冲;当PIa大于0.25且小于0.50时,与之对应的加速度记录的脉冲属性需特别处理。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近断层加速度脉冲识别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7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