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用于甲状腺肿瘤诊断和131碘治疗及预后的血清miRNA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2537.4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葛常辉;丁勇;刘娜;郑晓飞;陈方旎;付汉江;朱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C12Q1/6851;G16B30/00;G16H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1008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用于 甲状腺 肿瘤 诊断 131 治疗 预后 血清 mirna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甲状腺肿瘤诊断和131碘治疗及预后的血清miRNA组合。用于检测miRNA的物质在制备具有如下任一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诊断甲状腺癌、筛查甲状腺癌、区分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区分甲状腺癌和健康者、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经131碘治疗预后情况、预测甲状腺癌患者经131碘治疗后存活情况;所述miRNA为:Has‑miR‑378d、Has‑miR‑130b‑5p和/或Has‑miR‑548j‑3p。通过本发明发掘的血清miRNA标志物可以实现甲状腺癌的快速早期诊断,以及131I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情况的预判,从而指导临床医生给病人提供预防和治疗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甲状腺肿瘤诊断和131碘治疗及预后的血清miRNA组合。
背景技术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1.5%,且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是现阶段临床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占90%),临床给予根治性手术和TSH抑制治疗,并进行131碘(131I)放射治疗,十年生存率达90%以上。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出现早期进展转移、对131I治疗不敏感,甚至死亡等。甲状腺癌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临床上大部分依靠触诊、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化验以及精准的甲状腺细胞学检查来确诊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根据病变的不同性质确定临床的治疗方式。随着甲状腺癌分子标志物的发展,联合应用分子标志物能显著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而且对于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效果及预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建议,在诊疗过程中引入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甲状腺癌类型,帮助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此外,通过定期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测进行随访监测,是判断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情况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不同医疗机构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模式和疾病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方面。针对于此,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一步推进甲状腺癌临床诊疗和长期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合理应用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大数据组学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生物大分子如RNA、蛋白质或代谢物小分子等的研究亦不断深入,并取得长足进展。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nt的小RNA,通过抑制mRNA翻译或诱导mRNA降解调控基因表达。大量体内和体外实验,尤其是应用RNA芯片技术的研究,发现miRNA的表达在多种肿瘤以及血清中发生改变,并参与正常或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调节。由于miRNA可在血浆中稳定表达,不易被降解,而且容易采样,因此,血浆或血清mi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有望成为肿瘤发生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甲状腺癌相关的血清分子诊断标志物,以及应用131I后的治疗效果和甲状腺癌生存预后状况分析的标志物。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用于检测miRNA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制备用于诊断或辅助诊断甲状腺癌的产品;
A2、制备用于筛查或辅助筛查甲状腺癌的产品;
A3、制备用于区分或辅助区分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的产品;
A4、制备用于区分或辅助区分甲状腺癌和健康者的产品。
所述miRNA为:Has-miR-378d、Has-miR-130b-5p和/或Has-miR-548j-3p。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用于检测miRNA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2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