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吨位宽板太阳能薄玻璃压延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52445.6 | 申请日: | 2022-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马立云;曹帅;章寅;陈见;赵畅;夏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13/00 | 分类号: | C03B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吨位 太阳能 玻璃 压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宽板太阳能薄玻璃压延机,涉及到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包括行走系统、传动系统、压延机主体、压延机上下调节系统、压延机左右调节系统和自压装置,行走系统的一侧上端设有传动系统,行走系统的上端设有压延机主体,且传动系统与压延机主体传动连接,压延机主体的下端设有压延机上下调节系统和压延机左右调节系统,压延机主体的上端设有自压装置。本发明中,设备结构优化处理,结构紧凑,稳定性高,控制精度高,使得生产效率高、均匀性高,同时设备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可连续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大吨位宽板太阳能薄玻璃压延机。
背景技术
压延机是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成形的关键设备,熔融的玻璃液从熔窑沿口通过压延机挤压而形成软化状态的玻璃带,在通过压延机压延辊形成花纹,因此压延机性能的优劣对玻璃带的成形和花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国内的压延机只能生产原板宽小于2600mm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国外的压延机生产商只能生产原板宽度小于3400mm的光伏玻璃。而且大吨位的宽板太阳能薄玻璃成形对压延机的性能要求更高,吨位大厚度薄导致拉引速度快,速度快就要求压延辊的冷却强度加大;其次是玻璃板越薄对厚薄差越敏感,压延机运行稍微不稳定就造成玻璃厚薄差超标;玻璃板越宽越薄,成形就需要更大的压力,因此对压延机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吨位宽板太阳能薄玻璃压延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吨位宽板太阳能薄玻璃压延机,包括行走系统、传动系统、压延机主体、压延机上下调节系统、压延机左右调节系统、自压装置和齿轮箱,所述行走系统的一侧上端设有所述传动系统,所述行走系统的上端设有所述压延机主体,且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压延机主体传动连接,所述压延机主体的下端设有所述压延机上下调节系统和所述压延机左右调节系统,所述压延机主体的上端设有所述自压装置,其中,所述压延机主体包括辊子支座、压延辊、副辊和旋转接头,两所述辊子支座设于所述行走系统的上端,两所述辊子支座之间设有两所述压延辊,两所述压延辊的一侧设有若干所述副辊,且若干所述副辊的一端通过一入两出的所述齿轮箱连接,两所述压延辊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接头,且两所述压延辊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车架、链条、第一减速电机、链条、车轮、车轮轴、线性滑轨、安装板和涨紧装置,所述车架的一侧上端设有所述第一减速电机,所述车轮通过车轮轴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下端两侧,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车轮轴传动连接,所述车架的上端设有两所述线性滑轨,每一所述线性滑轨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所述安装板,所述涨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所述涨紧装置位于所述链条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站支架、第二减速电机、法兰和第一万向联轴器,所述传动站支架设于所述行走系统的一侧上端,所述传动站支架内设有两所述第二减速电机,每一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一所述法兰与一所述第一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一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旋转接头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压延机上下调节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万向联轴器、第一丝杆升降机和底板,每一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两所述第一丝杆升降机,且两所述安装板上的两所述第一丝杆升降机之间传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一丝杆升降机的上端分别通过一所述底板与所述辊子支座的下端连接,所述车架的一侧上端设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联轴器与其中一所述第一丝杆升降机传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压延机左右调节系统包括手轮、第三万向联轴器和螺旋升降器,每一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均设有一所述螺旋升降器,且所述螺旋升降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架的一侧上端设有所述手轮,所述手轮通过所述第三万向联轴器与一所述螺旋升降器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2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结合力的金属布线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折叠儿童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