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1986.7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3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权;周士祺;薛森明;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1/012 | 分类号: | B23K1/012;B23K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焊点中 金属 化合物 内柯肯达尔 孔洞 愈合 方法 | ||
1.一种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锡基焊料,并以(111)取向的纳米孪晶铜作为基板金属化层(UBM)材料,回流焊后进行恒温放置处理,从而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Cu基板:提供带有Cu种子层的硅(Si)晶圆,在所述的带有Cu种子层的Si晶圆上通过电镀工艺电镀一层Cu薄膜,获得Cu基板;所述Cu薄膜为(111)取向的纳米孪晶铜;
(2)回流焊:使用Sn基焊料,将其涂抹在步骤(1)所制成的Cu基板上,并将所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放置于回流焊炉中进行回流焊;
(3)恒温放置处理:将步骤(2)中回流焊后制得的焊点放入恒温油浴池中,在一定温度下恒温时效一定的时间后,即能实现焊点内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焊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Cu种子层,其完整且均匀地覆盖Si晶圆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电镀后的Cu薄膜厚度为5~100μm,Cu薄膜表面Cu的(111)晶体取向的织构系数为70~1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回流焊的最高温度为280~300℃,在最高温度条件下的维持时间为30~60s,气氛为氮气气氛,降温阶段的降温速率为5~10℃/分钟,最终形成焊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恒温时效的温度为150-200℃(130℃
即使时效很长时间孔洞也不会完全消失),恒温时效时间为100-300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恒温时效的温度为160-185℃,恒温时效时间为200-300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恒温时效后,焊点中Cu3Sn的平均厚度不大于2μ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焊点中金属间化合物内柯肯达尔孔洞自愈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恒温时效后,所得焊点中柯肯达尔孔洞中的85%以上达到自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19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