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K/Y相贯结构的坡口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1833.2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荣;周孙盛;何华;练国富;冯美艳;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T17/0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K/Y相贯结构的坡口建模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T/K/Y相贯结构实际的三维模型,建立相贯结构的坐标系,建立相贯线数学模型;步骤二):在相贯线数学模型下进行主管坐标系和支管坐标系的变换,完成主管坐标系和支管坐标系相互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得出相贯线分别在主管坐标系和支管坐标系的参数方程;步骤三):基于步骤一)及步骤二)建立的相贯线数学模型及相贯线参数方程,依次得出相贯线上每一点的二面角φ、坡口角、实际切割角β;步骤四):计算相贯线坡口向量,得出主管坡口向量以及支管的坡口向量,完成T/K/Y相贯结构的坡口模型建立。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导管架骑座式坡口建模的准确度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T/K/Y相贯结构的坡口建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焊接工艺设计的焊接坡口建模方法。主要应用在海上作业平台相贯结构导管架的加工组合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的面积占世界面积的71%,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可供我们开发使用。海上作业平台是贯穿海洋资源开发全过程的重要设施,其结构复杂,主要由多组T/K/Y管管相贯的导管架相贯结构组合而成。搭建海洋平台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导管架的组合,导管架的组合又要依赖于相贯结构的构建,即相贯结构开坡口的方式。T/K/Y相贯结构是由主管和支管相贯构建而成,分别呈现出字母T型、K型及Y型。
搭建海上平台的最大难点就在于T/K/Y相贯结构的坡口构建,即相贯结构开坡口的方式。目前有两种开坡口的方式:一种是插入式,一种是骑座式。插入式即主管开坡口,支管不开坡口,然后将支管贯穿入主管中,这样主管与支管就会形成一个V型坡口,用于焊接填充;而骑座式则是主管不开坡口,支管开坡口,这样主管和支管组合起来,就会产生一个不对称的V型坡口。相较于插入式,采用骑座式进行焊接形成的焊缝更美观,焊缝性能更好。
目前,海上作业平台中T/K/Y相贯结构开坡口的方式用的最多的就是骑座式,但是目前对相贯结构开坡口的研究仍然是插入式占主体。对骑座式的研究少之又少,此外,目前对骑座式的研究都是将主管的坡口轮廓当成直线来处理,这样都不能够很精确的表示出相贯结构的坡口,因为实际中主管的轮廓不是平面,而是具有有弧度的曲面,近似椭圆的曲面。
为了提高T/K/Y相贯结构坡口建模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T/K/Y相贯结构的坡口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T/K/Y导管架骑座式相贯结构坡口建模技术的准确性及精度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设计主管、支管的坡口向量,完成坡口模型的建立。本发明的一种T/K/Y相贯结构的坡口建模方法,大大提高了导管架骑座式坡口建模技术的准确性及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K/Y相贯结构的坡口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T/K/Y相贯结构实际的三维模型,建立相贯结构的坐标系,建立相贯线数学模型;
步骤二):在相贯线数学模型下进行主管坐标系和支管坐标系的变换,完成主管坐标系和支管坐标系相互间的转换关系,进而得出相贯线分别在主管坐标系和支管坐标系的参数方程;
其中,所述的相贯线的参数方程为:
式中,θ为支管的圆周角,θ的取值范围为[0,2π],R为主管的半径,r为支管的半径,α表示相贯结构的主管与支管之间的轴夹角。
步骤三):基于步骤一)及步骤二)建立的相贯线数学模型及相贯线参数方程,依次得出相贯线上每一点的二面角φ、坡口角实际切割角β;
首先由主管以及支管的法向量可得出二面角φ,进一步由二面角φ与坡口角的关系,即:二面角φ≥90°时,坡口角二面角φ<90°时,坡口角得出坡口角
其中,二面角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1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