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执行器故障的无人直升机主动容错抗干扰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50917.4 | 申请日: | 2022-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华;赵天行;姜斌;曹东;祖家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执行 故障 无人 直升机 主动 容错 抗干扰 轨迹 跟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考虑执行器故障的无人直升机主动容错抗干扰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无人直升机全回路受扰动力学模型;
S2:基于建立的无人直升机全回路受扰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位置控制子系统和姿态控制子系统的干扰观测器;
S3:通过位置控制子系统和姿态控制子系统的干扰观测器分别实现对于位置环的集总干扰估计和姿态环的集总干扰估计;
S4:结合位置环的集总干扰估计,设计复合动态逆位置控制器;结合姿态环的集总干扰估计,设计复合动态逆姿态控制器;
S5:通过复合动态逆位置控制器获取到控制量总距以及内回路姿态角指令;
S6:根据内回路姿态角指令,通过复合动态逆姿态控制器获取到无人直升机的尾桨桨距、纵向周期距和横向周期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执行器故障的无人直升机主动容错抗干扰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无人直升机全回路受扰动力学模型包括包含执行器故障的受扰无人直升机位置回路动力学模型、受多源干扰影响的姿态回路动力学模型和受故障影响的执行器模型,其建立过程为:
A1:建立包含执行器故障的受扰无人直升机位置回路动力学模型:
其中,P=[x,y,z]T,V=[vx,vy,vz]T分别代表无人直升机在惯性系下的位置和速度,m为无人直升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e=[0,0,1]T为三维向量,Θ=[φ,θ,ψ]T为直升机姿态角,φ,θ,ψ分别为滚转角、俯仰角和偏航角,Tm为主旋翼升力,Fd∈R3×1为多源干扰,R(Θ)为机体轴系到惯性系的转换矩阵;
A2:建立受多源干扰影响的姿态回路动力学模型:
其中,Ω=[p,q,r]T为绕机体轴旋转的角速度,p,q,r分别为滚转、俯仰、偏航角速率,J=diag{Ix,Iy,Iz}为转动惯量矩阵,Γ=[L,M,N]T为三轴力矩,L,M,N分别为滚转矩、俯仰矩以及偏航矩,DA∈R3×1为姿态回路多源干扰,H(Θ)为转换矩阵;
A3:建立受故障影响的执行器模型:
建立主旋翼升力与总距的关系:
其中,δcol为主旋翼总距,Zw和Zcol为系数,为总距故障系数,w为直升机沿机体轴z轴的速度,为总距无故障时主旋翼升力的标称值,为总距故障引起的主旋翼升力,具体表达式为:
建立滚转矩L,俯仰矩M与周期矩的关系:
其中,La,Lb,Ma,Mb,Alon,Alat,Blon,Blat为系统参数,ε为时间常数,分别为纵向周期距和横向周期距的故障系数,引入如下定义:
则方程(4)可重写为:
其中,Ln,Mn为周期距无故障时标称滚转矩、俯仰矩,Lf,Mf为周期距故障引起的滚转矩、俯仰矩:
建立偏航矩与尾桨距、总距的关系:
其中,Nr,Ncol,Nped为系统参数,δped为尾桨距,为尾桨距故障系数,Nn为不考虑故障的偏航矩标称值,Nf为尾桨故障引起的偏航矩:
Nn=Nrr+Ncolδcol+Npedδp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09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