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0650.9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3/20 | 分类号: | G06T13/20;G06T13/40;G06T19/20;G06T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何少岩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创建第一曲线,基于第一曲线创建骨骼链;基于第一曲线创建第二曲线;其中,第一曲线具有动力学属性;第二曲线具有可缩放属性;第一曲线或第二曲线具有局部可拉伸属性;第一曲线用于:通过第一曲线的状态控制第二曲线的状态;第二曲线用于:通过第二曲线的状态控制骨骼链的状态;为第一曲线创建动力学系统;其中,动力学系统用于提供动力源,使第一曲线具有动力学的运动状态;基于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骨骼链生成目标模型。该方式通过结合动力学与骨骼链的绑定实现模型的飘动效果,无需再通过关键帧手动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且提高了飘动效果的逼真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动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作动画时,部分虚拟角色或虚拟场景需要具有飘动效果,例如,虚拟角色身上的衣服、头发、飘带等。在制作具有飘动效果的动画时,首先制作初始动画,在初始动画中,原本具有飘动效果的目标模型不具有飘动效果;然后创建关键帧,在该关键帧中,目标模型发生位移或形变,关键帧中的目标模型的位移或形变,是目标模型发生飘动运动后产生的;进而通过插值的方式,实现目标模型在动画中的飘动效果。这种制作飘动效果的方式需要繁琐的人工手动制作,制作成本高,且飘动效果的逼真程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将复杂且耗费时间的飘动效果的动画制作简单化,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提高飘动效果的逼真程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型生成方法,创建第一曲线,基于第一曲线创建骨骼链;基于第一曲线创建第二曲线;其中,第一曲线具有动力学属性;第二曲线具有可缩放属性;第一曲线或第二曲线具有局部可拉伸属性;第一曲线用于:通过第一曲线的状态控制第二曲线的状态;第二曲线用于:通过第二曲线的状态控制骨骼链的状态;为第一曲线创建动力学系统;其中,动力学系统用于提供动力源,使第一曲线具有动力学的运动状态;基于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骨骼链生成目标模型。
上述基于第一曲线创建第二曲线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通过预设的控制柄节点连接第二曲线和骨骼链;其中,控制柄节点用于:通过第二曲线的状态控制骨骼链的状态;通过预设的融合变形节点连接第二曲线和第一曲线;其中,融合变形节点用于:通过第一曲线的状态控制第二曲线的状态。
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针对上述第二曲线的缩放操作,通过上述控制柄节点控制上述骨骼链进行整体缩放,显示缩放后的骨骼链。
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曲线产生动力学运动,通过上述融合变形节点控制第二曲线跟随第一曲线的运动状态进行运动,得到第二曲线的运动状态;通过上述控制柄节点控制骨骼链跟随第二曲线的运动状态进行运动。
上述基于第一曲线创建第二曲线的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目标曲线中的局部曲线产生拉伸,通过预设的距离测量节点测量局部曲线的拉伸后长度;其中,目标曲线为具有局部可拉伸属性的第一曲线或第二曲线;基于局部曲线的拉伸后长度,调整局部曲线对应的骨骼链中局部骨骼的长度。
上述响应于目标曲线中的局部曲线产生拉伸,通过预设的距离测量节点测量局部曲线的拉伸后长度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目标曲线中确定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二节点的移动操作,将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局部曲线进行拉伸,确定所述第二节点的最终位置;通过所述距离测量节点测量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的最终位置之间的曲线距离,得到所述局部曲线的长度。
上述基于局部曲线的拉伸后长度,调整局部曲线对应的骨骼链中局部骨骼的长度的步骤,包括:确定局部曲线对应的骨骼链中的局部骨骼;获取局部骨骼中骨骼单元的数量,以及局部骨骼中每个骨骼单元的初始长度;基于局部曲线的拉伸后长度,以及局部骨骼中骨骼单元的数量,确定局部骨骼中每个骨骼单元的的第一长度;控制局部骨骼中每个骨骼单元从初始长度拉伸至第一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0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