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和含钨固废联合处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49783.4 | 申请日: | 2022-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5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李平;韩云武;常卿卿;管新地;张积锴;吴飞杰;张乔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6/12;C22B34/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小龙 |
| 地址: | 341001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钴酸锂 正极 材料 含钨固废 联合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和含钨固废联合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含钨固废分散于酸液中,浸出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渣和酸浸液体,所述固体渣包括氧化钨;
所述浸出反应的温度为室温~100℃,所述浸出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所述浸出反应的时间为2~20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用量为将含钨固废中的钨和/或碳化钨转化成氧化钨所需理论摩尔量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用量为将含钨固废中的钨和/或碳化钨转化成氧化钨所需理论摩尔量的1.2~1.8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来源是退役钴酸锂电池经拆解后回收得到的钴酸锂正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钨固废的来源是钨制品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得到的粉末状废料,钨质量含量不低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含钨固废分散于酸液的方法包括:
(1)将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和含钨固废分散于水中,
(2)将步骤(1)得到的浆料与酸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按照液固比为0.8:1~4:1L/kg加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酸的加入量满足:酸中有效成分是反应所需H+理论摩尔量的1~3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酸为无机酸和/或有机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包括硫酸和/或硝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包括酒石酸和/或苹果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反应的过程中伴有搅拌,搅拌的速率为100~500rp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和含钨固废进行预处理得到粉末原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钨用于钨冶炼生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浸液体包括钴离子和锂离子,所述酸浸液体用于有价金属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97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动力磁生物膜反应器
- 下一篇:纳米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