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及其水循环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9453.5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1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孙建龙;陆文渊;孟华兵;徐超;顾永强;房伟平;胡大雁;公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吴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A01K61/10;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组合式 循环 流水 槽种养 方法 及其 水循环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农渔业种养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及其水循环用设备。本发明通过在内圈堤坝内种植水稻,养殖虾、蟹以及鱼,在内圈堤坝、外圈堤坝之间设置增氧区、推水区、流水槽区以及集污区,并让水流动起来,在流水槽区内养鱼的方式,达到稻鱼组合、农渔结合的绿色、高效农业的要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滤网式水泵组件,即为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所需的水循环用设备,其结构包括水泵、水管、底板单元、集污框单元、插入柱单元以及矩形弹性滤网,以用于向内圈堤坝内抽污水,或者向内圈堤坝外排净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渔业种养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及其水循环用设备。
背景技术
循环流水槽,指的是一种较为高效、绿色的渔业养殖方法,通俗地讲,即为槽内放鱼,用流动的活水进行养殖,而流动方式为循环式。该养殖方法为池塘养殖与完全流水养殖之间的一种结合形式,兼具活水养殖的高效、健康特点,又适当降低了完全流水养殖的较高成本。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整个水体仍然是固定的,养殖鱼作为一个“污染源”,因此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就需要再配备一个“净化源”,这就有了农渔结合、种养结合的组合式循环流水槽模式。
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0934104A、公开日为2020.03.3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V型流水槽的鱼光菜互补系统,其结构特征是:光伏发电系统设置在铁支架上,整个光伏发电系统固定在V型鱼槽上方,底泥回收利用系统设置在V型鱼槽上方和光伏发电系统下方,赶鱼系统设置在V型鱼槽中间,蔬菜基地设置在V型鱼槽岸边一侧,天然鱼池设置在V型鱼槽末端一侧,V型鱼槽与天然鱼池中间设有透水砖路面,透水砖路面下方埋设预制混凝土涵管。
该发明专利中的鱼光菜互补系统,具有农渔组合种养的基本优点,即:鱼池为菜地提供肥料,菜地净化放入的污水,可以排出相对干净的净化水体,保证整个循环过程可以长期稳定。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互补系统,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两个就是循环顺序不合理、循环速度不可控,即养鱼产生的污物不能快速、可控的进入到菜地,菜地内的净化水体也不方便实时、可控地排出。
因此,针对于循环式种养方法,需要对整个循环方式进行改进,以保证水体流动更加合理、高效。
而相对应的,水体循环过程中就至少需要两台水泵,一个抽污水,另一个抽净水。但是现有的水泵产品,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5256862U、公告日为2021.12.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对滤网粘附杂质清理防堵塞的井用潜水泵,其结构包括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段外部,支撑板,安装在所述进水段外部,清理刷,转动安装在上下所述支撑板之间,吊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段上方左右两侧。
但是该潜水泵单独用于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时,就存在鱼群污物抽取不彻底,净化水体抽取排出时又容易卡住异物的两个最关键的缺点。
所以为了更好地让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跑起来”,现在急需一种抽污效果好,异物拦截彻底的结构改良型水泵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其能通过在内圈堤坝内种植水稻,养殖虾、蟹以及鱼,在内圈堤坝、外圈堤坝之间设置增氧区、推水区、流水槽区以及集污区,并让水流动起来,在流水槽区内养鱼的方式,达到稻鱼组合、农渔结合的绿色、高效农业的要求。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滤网式水泵组件,即为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所需的水循环用设备,其结构包括水泵、水管、底板单元、集污框单元、插入柱单元以及矩形弹性滤网,以用于向内圈堤坝内抽污水,或者向内圈堤坝外排净水。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鱼组合式循环流水槽种养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内圈堤坝内种植水稻,养殖虾、蟹以及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吴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未经湖州市吴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94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