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戴式入耳双用耳机结构及其装配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9201.2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学;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玉强 |
地址: | 27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入耳 耳机 结构 及其 装配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耳机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头戴式入耳双用耳机结构及其装配组装方法。包括调节式头戴组件,在所述调节式头戴组件的两端均对称安装有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入耳式耳机头结构,所述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分别与耳机控制线实现插拔式的可拆卸连接,在耳机控制线的末端连接有耳机插头;各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的中心部位。本耳机结构可以采用头戴式结构或者入耳式结构,一机多用,能够有效地适配于多种使用情况,整体的通用性较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头部大小进行对应的调节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通过三维位移调节配合音质控制实现较优化空间音质的双用型耳机结构以及对应的装配方法,尤其是头戴式入耳双用耳机结构及其装配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耳机扬声器作为传播音源的重要设备,其在播放音乐、声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市面上的耳机从其结构组成上一般分为单耳式耳机、双耳式耳机,从其佩戴方式上分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从其有线无线上又可以分为有线耳机与蓝牙无线耳机,根据不同的分类耳机有着众多的种类区分。
同一来看目前的耳机一般主要是采用固定时扬声器的方式进行佩戴,其在音效调节方面主要是依靠对功率放大器的电流控制来达到例如重低音、环绕音等不同音效的目的。
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140846.4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可组合成有线耳机或蓝牙耳机的模块化耳机设计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耳机模块、蓝牙模块和引线模块,所述耳机模块包括用引线连接的喇叭模块和耳机插头;所述蓝牙模块中设有开关、音量增大与上一曲按钮、音量减小与下一曲按钮、锂电池、 USB充电插口和耳机插口;所述引线模块包括用引线连接的耳机插头和耳机插口,且所述耳机模块的耳机插头与所述蓝牙模块和引线模块的耳机插口均为相匹配设置。
上述耳机可以达到一副耳机既可用作有线耳机,又可用作蓝 牙耳机,无需重复购买多副耳机,可以起到一机多用的目的。但是这种耳机在进行调节音效的方式还是传统的在每个耳朵周围仅仅依靠单一扬声器的频振发生来实现在其实质音效效果和仿真性上依旧存在缺陷,可以调节性较差。
为此,本公司根据现有耳机结构形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新的设计改进,特此申请本发明中的能够通过三维位移调节配合音质控制实现较优化空间音质的双用型耳机结构以及对应的装配方法,用以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头戴式入耳双用耳机结构,包括调节式头戴组件,在所述调节式头戴组件的两端均对称安装有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入耳式耳机头结构,所述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分别与耳机控制线实现插拔式的可拆卸连接,在耳机控制线的末端连接有耳机插头;各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分别设置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的中心部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式头戴组件包括两相互抽插配合的弧形头带,在外侧的所述弧形头带的顶部安装有一锁位紧固螺钉,通过手动拧合锁位紧固螺钉可以实现两弧形头带的相对锁紧,各所述弧形头带的下端靠近耳部的位置处呈水平延伸后并在其末端形成竖直安装段,在各所述竖直安装段的内侧中心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橡胶螺柱,在各所述橡胶螺柱的外螺纹侧壁上分别螺纹旋合有一橡胶调节螺帽,在所述橡胶调节螺帽的内端分别套接安装有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在各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的外侧的所述橡胶调节螺帽的外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所述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所述头戴多效耳机扬声器组件的内端面用于与使用者的耳朵周围的头部相抵接配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入耳式耳机头结构包括一中心入耳耳机头,在所述中心入耳耳机头的外端固定有一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用于套接在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橡胶调节螺帽的外侧壁上,所述中心入耳耳机头通过第一耳机线束端部的插头与所述耳机控制线上对应的插孔实现信号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9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电混合动力船舶能量管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乘用车换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