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8982.3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柏行;郭志光;吕国鹏;王经业;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5/22;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聚合物 加固 土地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待加固软土地基的地质信息,确定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桩长和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原料范围、地质聚合物加固设计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取值区间;
根据设计经验公式确定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多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
基于所述多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进行室内试验及微观分析确定所述多组原料组分的原始最佳掺量;
基于所述多组原料组分的原始最佳掺量,现场试验制备实验加固桩并测试所述实验加固桩的原始承载力;
建立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多参数、多因素数学模型,并基于所述原始承载力构建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承载力预测公式;
基于所述多参数、多因素数学模型和所述承载力预测公式,确定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最优加固方案,所述最优加固方案包括桩基形式、桩径、桩长、桩间距、原材料配合比、水灰比、土料比、搅拌时间、水温;
基于所述最优加固方案,于所述待加固软土地基中制备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并采集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制备过程中的现场施工数据,所述施工数据包括钻孔速度和拔管速度;
基于在多种软土地基中制备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现场施工数据,构建数学模型以获得不同软土地基中的地质聚合物加固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信息包括黏土种类、承载力、黏土层厚度及黏土层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计经验公式确定所述地质聚合物加固桩的多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的步骤包括利用响应曲面施工方法设计出所述多组原料组分及其配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试验,包括固化土样试验和地质聚合物浆体试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观分析包括对反应终了时的产物和界面进行微观分析以判断作为硅、铝元素来源加入反应的原材料,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生成的产物种类以及所述产物是否具有结构上和耐久性上的稳定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聚合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力预测公式是以所述主要影响因素为变量的单桩承载力回归方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回归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89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