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8752.7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武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帅帅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17/02;F25D29/00;F25D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诺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9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27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片 快速 冷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外框(1)和下冷却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的两端转动连接于驱动轴(2),且驱动轴(2)的表面套设有轴承(3),所述驱动轴(2)的表面连接有传输带(4),所述轴承(3)的表面开设有管槽(5),所述下冷却组件(6)设置于管槽(5)内部,所述下冷却组件(6)包括第一冷却管(601)、流量计(602)、第一换热器(603)、透气吸水棉(604)和撕扯标线(605),所述第一冷却管(601)一端连接有流量计(602),且流量计(60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换热器(603),所述第一冷却管(601)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吸水棉(604),且透气吸水棉(604)的表面设置有撕扯标线(605),所述外框(1)的顶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杆(7),且电动伸缩杆(7)的顶部连接有托盘(8),所述托盘(8)上表面连接有第二换热器(9),且第二换热器(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冷却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601)的一端通过流量计(602)与第一换热器(603)的进水端连接,且第一冷却管(601)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603)的出水端连接,而且第一换热器(603)与外框(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吸水棉(604)表面呈蜂窝孔状结构,且透气吸水棉(604)通过轴承(3)与驱动轴(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601)之间等距分布于驱动轴(2)表面,且传输带(4)位于第一冷却管(6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10)与传输带(4)呈平行分布,且第二冷却管(10)于托盘(8)下表面呈“W”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4)表面设置有硅盒组件(11),所述硅盒组件(11)包括盒体(1101)、保护网片(1102)、微型推杆(1103)、温度传感器(1104)、提示绿灯(1105)和提示红灯(1106),所述盒体(1101)的内部设置有保护网片(1102),且盒体(1101)的右侧连接有微型推杆(1103),所述盒体(1101)的左侧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04),且温度传感器(11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提示绿灯(1105)和提示红灯(11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推杆(1103)关于盒体(110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盒体(1101)等距状分布于传输带(4)表面,而且盒体(1101)表面均匀开设有微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104)的探头端位于保护网片(1102)内部,且保护网片(1102)表面呈微孔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绿灯(1105)与提示红灯(1106)关于温度传感器(1104)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提示绿灯(1105)、提示红灯(1106)与盒体(110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硅片快速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步骤一:高温硅片置于盒体(1101)内部,此时微型推杆(1103)伸出将高温硅片抵住进行夹持,避免高温硅片松动脱落,通过电机驱动驱动轴(2)使得传输带(4)携带盒体(1101)移动至下一工序;
步骤二:盒体(1101)携带高温硅片移动过程中,冷却液沿第一冷却管(601)、第一换热器(603)内部循环流动,高温硅片的热量透过盒体(1101)表面的微孔散发被冷却液吸收,使得硅片降温,而冷却液沿第一冷却管(601)、第一换热器(603)内部循环流动,通过第一换热器(603)进行换热使得冷却液长时间作业;
步骤三:第一冷却管(601)位于轴承(3)表面的管槽(5)内部,通过轴承(3)使得第一冷却管(601)无需随驱动轴(2)进行传动;
步骤四:冷却液还于第二换热器(9)、第二冷却管(10)内部循环流动,通过电动伸缩杆(7)调节托盘(8)高度,从而调节第二冷却管(10)与硅片之间的间距,第二冷却管(10)配合第一冷却管(601)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对硅片进行降温散热;
步骤五:硅片移动并降温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104)实时监测硅片温度,且温度传感器(1104)的探头端位于保护网片(1102)内部避免与高温硅片直接接触造成烫损,当温度传感器(1104)所监测的硅片温度下降至预设值时微型推杆(1103)缩回,再由传输带(4)携带盒体(1101)到达目的地,此时提示绿灯(1105)亮起提示工作人员取出降温后的硅片,而直至传输带(4)携带盒体(1101)到达目的地时温度传感器(1104)所监测的硅片温度仍处于预设值之上时,微型推杆(1103)保持抵住状态,同时提示红灯(1106)亮起提示工作人员不要拿取,再通过传输带(4)携带硅片再循环传动一轮进行降温散热,直至时温度传感器(1104)所监测的硅片温度降至预设值以下;
步骤六:冷却液沿第一冷却管(601)、第一换热器(603)内部循环流动,通过流量计(602)监测冷却液的流量,当第一冷却管(601)出现破损时流量计(602)所监测冷却液的流量值必然降低,此时流量计(602)通过警报装置向工作人员发出提示,由工作人员及时对各第一冷却管(601)进行检查;
步骤七:在对第一冷却管(601)进行检查时,若第一冷却管(601)出现破损泄露现象,则冷却液浸湿透气吸水棉(604),使得透气吸水棉(604)颜色加深,以便工作人员快速查找到第一冷却管(601)的破损处,同时透气吸水棉(604)表面分段式设置有撕扯标线(605),通过以撕扯标线(605)为中心于其两侧拉扯透气吸水棉(604)可快速将第一冷却管(601)的破损处露出,以便进行修补,修补后无需更换整个透气吸水棉(604),只需取与扯下的那段透气吸水棉(604)相适配长度的新的透气吸水棉(604)重新对第一冷却管(601)进行包裹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帅帅,未经武帅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87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