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7130.2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455;G06F9/50;G06F9/4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数据 同步 系统 控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包括:数据源层、读插件层、框架组件、数据层、写插件层、数据库、运行环境。数据源层包括:Mysql、MongoDB、Clickhouse等。框架组件包括:自适应线程调度、任务调度、系统设置、存储调度、UI界面。运行环境包括:阿里云主机、独立服务器、第三方虚拟主机。本发明设计了一个线程自动分配的调度器,根据当前CPU的核数来分配给数据同步的线程数。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CPU资源,在大量同步任务情况下,保证写入Hbase等数据库的总体速度与一个任务用所有线程的总体速度大致持平,解决了线程动态分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数据平台中,将其他类型的数据同步到大数据数据库HBase中,当同步的线程数量很大的时候会出现线程争抢情况,因为线程频繁切换,争抢CPU资源,而且线程切换本身也需要时间和其他资源线程越多,这部分消耗就越大,留给线程运行的资源就越少。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当同步的线程数量很大的时候会出现线程争抢情况。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1.如何根据物理机器抽象出性能配置
2.如何配置并且运行性能分配策略
3.如何根据性能分配策略自适应的运行相关任务,并且最大化的使用机器性能。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1.更好的利用机器性能,减少数据同步任务的运行时间。
2.优化用户使用,可以透明的解决用户调用物理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所述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包括:数据源层、读插件层、框架组件、数据层、写插件层、数据库、运行环境。数据源层:原始数据在的地方;读插件层:读取目标数据库需要的driver;框架组件:包含系统运行的所需要的模块,这些模块负责的功能完成整个系统运行;数据层:对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做的一层抽象,可以定制化一些存储过程、数据换层等,进行一些自定义的操作;写插件层:写入目标数据库需要的driver;数据库层:写入到目标的数据库;运行环境;部署在什么物理机。
进一步,所述数据源层包括:Mysql、MongoDB、Clickhouse。
进一步,所述读插件层包括:MysqlReader、MongoDBReader、ClickhouseReader。
进一步,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自适应线程调度、任务调度、系统设置、存储调度、UI界面。
进一步,所述数据层包括:存储过程、数据缓存、自定义函数、事务、读写数据库。
进一步,所述写插件层包括:HbaseWriter、MysqlWriter、ClickhouseWriter。
进一步,所述数据库包括:Hbase、Mysql、Clickhouse。
进一步,所述运行环境包括:阿里云主机、独立服务器、第三方虚拟主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自适应的数据同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未经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7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光感器与触控功能的TFT液晶模组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用降尘喷嘴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