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介入缝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46588.6 | 申请日: | 2022-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徐军;林林;郭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23 | 代理人: | 高利丹 |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介入 缝合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穿刺介入缝合装置,包括管体、设在管体内的收纳器推杆、与收纳器推杆的第一端连接的收纳器、设在收纳器上的扩张器、设在扩张器内的扩张通道、第一端穿过收纳器推杆并伸入到扩张通道内的导丝管、设在收纳器推杆上的连接座、设在管体内的多组带针缝合线以及设在管体内并用于推动带针缝合线插入到收纳器内的针头推杆,收纳器推杆用于将收纳器与连接座从管体内推出和拉回,扩张器从管体内移出后,带动扩张器转动至与管体不平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穿刺介入缝合装置,能够一次性释放多组带针缝合线,简化了缝合器的器械操作,降低了器械的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介入类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刺介入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精准化治疗越来越来被更多的医者和患者关注。介入治疗可以在治疗目标病灶区域的同时,实现对患者非病灶区域的实际创伤达到最小化。对整个治疗过程和结果友好,因此介入治疗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并接受。介入治疗通常是通过穿刺血管置入鞘管再送入导管进行操作。因此,如何处理血管穿刺造成的伤口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一些需要使用大鞘管、大直径输送系统的手术如大动脉支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皮二尖瓣治疗中,血管穿刺伤口较大(鞘管外径常达18F即6mm以上),如何微创后闭合血管伤口目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介入缝合装置,能够一次性释放多组带针缝合线,简化了缝合器的器械操作,降低了器械的操作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刺介入缝合装置,包括:
管体;
收纳器推杆,设在管体内,第一端连接在收纳器上;
扩张器,设在收纳器上;
扩张通道,设在扩张器内;
导丝管,第一端穿过收纳器推杆并伸入到扩张通道内;
连接座,设在收纳器推杆上;
至少一组带针缝合线,设在管体内;以及
针头推杆,设在管体内,用于推动带针缝合线插入到收纳器内;
其中,收纳器推杆用于将收纳器与连接座从管体内推出和拉回;
收纳器从管体内移出后膨胀,带动扩张器转动至与管体成一夹角。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纳器使用具有形状记忆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或者使用具有形状记忆的金属管制作而成;
收纳器上设有用于针头插入的通孔。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纳器的内壁上设有滤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座上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引导带针缝合线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垂直于收纳器的轴线方向上,收纳器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带针缝合线有两组,对称设在连接座的两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组中的两个带针缝合线分为位于扩张器的轴线两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带针缝合线包括:
针头,可分离连接在针头推杆上;以及
缝合线,中间部分与属于同一组的两个针头连接;
其中,针头进入到收纳器后,与针头推杆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6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