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废弃包装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5426.0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洋;何健;李菊颖;余佳;豆叶枝;曹莉;许静;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2;F23G5/027;F23G5/12;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 废弃 包装 物热解 焚烧 处理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危险废弃包装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用于密封壳体(1)的盖体(11),所述盖体(11)上设有用于向壳体(1)内投加危险废弃包装物的投料管(12),且盖体(11)上设有用于与壳体(1)内部连通并用于对危险废弃包装物热解焚烧后所产生气体进行除尘的集气仓(13),
位于壳体(1)内上部并用于延长危险废弃包装物下落时间的导料组件(2),所述导料组件(2)包括中心板(21)和位于所述中心板(21)下方的环形板(22),且中心板(21)通过多组支撑杆与环形板(22)连接,
位于壳体(1)内下部并用于承载危险废弃包装物的载板组件(3),所述载板组件(3)包括底板(31)和位于所述底板(31)上方的活动板(32),
贯穿载板组件(3)中心轴线处并用于使所述活动板(32)上下往复升降的助燃柱(4),所述助燃柱(4)外侧壁上设有滑槽(41),所述滑槽(41)包括螺旋槽(411)以及用于连接螺旋槽(411)顶部和底部的竖直槽(412),助燃柱(4)底部通过支撑环(5)与壳体(1)内壁连接,所述底板(31)与壳体(1)内壁连接,且底板(31)的通孔与助燃柱(4)连接,所述活动板(32)的通孔处设有可沿着所述滑槽(41)滑动的导块(33),
位于载板组件(3)下方并用于热解焚烧危险废弃包装物的燃烧环(6),所述燃烧环(6)上设有多组喷嘴(61),燃烧环(6)位于支撑环(5)上方并与支撑环(5)连接,燃烧环(6)通过管道贯穿壳体(1)并与燃气罐连接,
位于壳体(1)内中部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32)沿着所述助燃柱(4)上下往复升降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利用危险废弃包装物热解焚烧后所产生气体对活动板(32)进行驱动,所述活动板(32)上设有多组滑块(35),每组所述滑块(35)通过一个与滑块(35)滑动连接的条形槽(34)与传动组件对接,所述条形槽(34)用于使滑块(35)在条形槽(34)的槽内进行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弃包装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为组合动力传动件(7),所述组合动力传动件(7)包括锥齿环(71)、锥齿轮(72)以及气动仓(73),多组所述条形槽(34)均与锥齿环(71)底面连接,
所述气动仓(73)内部空腔内设有气轮(74),所述气轮(74)通过轴杆(75)贯穿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锥齿轮(72)连接,气动仓(73)顶部设有第一斜孔(731),所述第一斜孔(731)通过管道与集气仓(13)的气泵(14)输出口连接,气动仓(73)底部设有用于与废气处理设备连接的出气管(76),
所述气动仓(73)与壳体(1)外侧壁连接,所述锥齿环(71)通过壳体(1)内壁上设有的多组弧形卡块(77)与壳体(1)滑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弃包装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为气流动力传动件(8),所述气流动力传动件(8)包括气环(81)以及气环套(82),多组所述条形槽(34)均与气环(81)底面连接,所述气环(81)设置在气环套(82)内部空腔并与气环套(82)滑动连接,
所述气环套(82)侧壁设有气口,所述气口包括进气口(83)和出气口(84),所述进气口(83)通过进气头(85)与集气仓(13)的气泵(14)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壳体(1)外侧壁与气环套(82)位置对应处设有气体处理环形仓(86),所述气体处理环形仓(86)通过接口贯穿壳体(1)并与所述出气口(84)对接,
所述气环套(82)与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且气环套(82)底部设有用于条形槽(34)移动的环形导槽(821),与所述进气口(83)所对应的气环(81)侧壁上设有多组导气槽(811),且所述进气头(85)上设有第二斜孔(851),所述第二斜孔(851)通过管道与集气仓(13)的气泵(14)输出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5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氧化铟锡的可调电磁诱导透明谐振器
- 下一篇: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