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4468.2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傅晓建;崔铁军;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特 毫米波 可编程 表面 | ||
1.一种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该超表面由多个亚波长单元组成二维阵列构成,纵向排列的亚波长单元顺序串联连接,横向排列的亚波长单元彼此分开,所述亚波长单元的结构主要包括变容二极管(1)、金属结构(2)、介质衬底(3)和金属背板(4);其中,在介质衬底(3)的背面设置金属背板(4),在介质衬底(3)的正面设置金属结构(2),变容二极管(1)连接在金属结构(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2)是一种开缝对称型导电块结构,即两片导电块(22)对称的位于开缝(21)的两侧,两片导电块(22)分别焊接上变容二极管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结构(2)所用材料为金,其工作频率为毫米波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二极管(1)为GaAs变容二极管,结构为倒装芯片变容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衬底(3)为石英玻璃,其介电常数为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板(4)所用材料为金,能有效抑制电磁波的透射,因此该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为一种反射式的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二极管(1)的电容值通过在两片导电块(22)上施加不同反向电压进行调控,在设定的频率范围内,反向电压由0V增加至最大承受电压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当电磁波垂直入射且电场方向平行于变容管焊接方向时,所述亚波长单元在未加载和加载反向偏压时,反射性质有明显区别,即在设定频率范围内实现反射振幅相近、相位相差180°,从而获得“0”和“1”两种编码态且能实时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可编程超表面,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方案,计算得到不同的编码排列,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加载在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偏置电压的分布进行编程控制,实现反射相位分布的可重构,进而实现对毫米波波束的灵活操控,达到波束异常偏折、波束扫描和多波束赋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比特毫米波电控可编程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表面单元为亚波长结构,其周期尺寸p为工作波长的1/3~1/2,且通过改变开缝宽度d1,以及金属导电块的结构参数即金属导电条宽度d2、金属导电条中间部分的宽度d3、金属导电条中间部分的长度w,改变超表面的工作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44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