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片式负载带S参数的自动检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44426.9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宇;许春宁;杜攀;张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5/04 | 分类号: | B65B15/04;B65B35/38;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负载 参数 自动检测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片式负载带S参数的自动检测机构,属于射频片式负载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上料盘;转塔检测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接收上料盘的上料并进行射频片式负载的极性标识和S参数测定;工控机,设置在工作台上,与上料盘和转塔检测机构电气控制连接;所述转塔检测机构包括转动与转塔模组,设置在工作台上、沿转动与转塔模组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定位模组、第二定位模组、换向模组、第三定位模组、整形与换向模组、测试模组和第四定位模组,与第一定位模组、第二定位模组和换向模组一一对应设置的下视CCD模组,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第二定位模组和第三定位模组一一对应设置的吹料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片式负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射频片式负载带S参数的自动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射频片式负载作为与片式电阻中的特殊的一类产品,其主要用于雷达、通信、射频模块等领域。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发展,5G通信技术全面铺开,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小型化需求提高,射频片式负载的需求越来越大。射频片式负载与常规片式电阻的不同点在于:射频片式负载的底部电极是非对称结构的,并且带有极性的元器件,射频片式负载的底部电极需要与正面极性标识对应。而常规片式电阻测试包装技术不具备识别对应关系功能。
另外,国内射频片式负载厂家大多采用常规片式电阻自动测试包装技术,只识别正面极性标识,同时在前工序通过网络分析仪手工抽测S参数的方式进行测包。此种方式存在极性识别不正确的风险,同时S参数作射频片式负载核心技术指标,需要100%测试,保障指标的高可靠性,仅通过抽测和制作工艺保证远远达不到高端制造领域的要求。
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可靠的射频片式负载带S参数的自动检测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片式负载带S参数的自动检测机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射频片式负载带S参数的自动检测机构,用于射频片式负载检测,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工作台面。所述自动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用于提供待检测的射频片式负载的工位切换传送的转动与转塔模组,设置在工作台上、沿转动与转塔模组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的换向模组、整形与换向模组和测试模组,沿检测方向设置在换向模组的前端和/或后端、整形与换向模组的前端和/或后端、测试模组的前端和/或后端的数组定位模组,以及与定位模组位置匹配的下视CCD模组。
进一步地,数组所述定位模组包括第一定位模组、第二定位模组、第三定位模组和第四定位模组,并按第一定位模组、第二定位模组、换向模组、第三定位模组、整形与换向模组、测试模组和第四定位模组的顺序依次排布;所述下视CCD模组与第一定位模组、第二定位模组和换向模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模组和第三定位模组一一对应设置的吹料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巧妙采用转动与转塔模组进行传输,且其设置了高速升降凸轮分割器,以驱动吸嘴模组旋转的同时升降射频片式负载,以实现可靠换位;本发明采用了悬空转盘组件式结构,利用悬空转塔盘的结构多工位的特点,即包容了常规片式电阻原有测试包装系统的优点和功能,又增加了足够的空间用于极性识别系统以及S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
(2)本发明巧妙地设置了数个定位模组、整形与换向模组,以实现各工位内的射频片式负载处于最佳位置,保证吸附稳定以及测试时产品数据的准确性;
(3)本发明巧妙地设置了多个CCD识别系统,检查外观的同时将正面和底面的极性信息传输给系统进行极性判断;
(4)本发明通过上料盘、转塔检测机构和包装机构的连贯配合,以实现流水线的检测保证,以提供生产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检测高效可靠等优点,在射频片式负载检测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4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产业链数字化场景金融模型建立金融风控体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质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