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0819.2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3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胜;罗俊峰;陈跃彬;赵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嘉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氦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4 | 代理人: | 李明;袁媛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发电 温度 振动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具体涉及温度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有电池稳流器、电池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模数转换芯片和温振一体采集器,所述电池稳流器的输出端与电池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物联网通讯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与模数转换芯片电线连接。本发明为传感器增加了发电装置,能为传感器提供电源并为电池充电,而且发电装置采用太阳能薄膜发电,在弱光程度下,发电性能较好,适用于各类设备的弱光工作环境,且拥有非常好的功率温度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为实现对各类设备的在线监测,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等,通常会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广泛运用的传感器大多是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寿命普遍不高,由于设备长期在运行,危险系数较高,更换电池也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发电的温度振动传感器,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有电池稳流器、电池模块、物联网通讯模块、模数转换芯片和温振一体采集器,所述电池稳流器的输出端与电池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物联网通讯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与模数转换芯片电线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温振一体采集器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与温振一体采集器电性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优选地,所述保护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且保护外壳与太阳能发电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池稳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外壳的材料为高强度复合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由电池供电,内置数据传输芯片,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
优选地,所述温振一体采集器能采集温度,振动数据,采用压电式传感器以及红外测温装置来实现对数据的精准采集。
优选地,所述模数转换芯片为传感器模数转换芯片,所述温振一体采集器传输来的电量模拟型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物联网通讯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比传统的传感器,本发明为传感器增加了发电装置,能为传感器提供电源并为电池充电,而且发电装置采用太阳能薄膜发电,在弱光程度下,发电性能较好,适用于各类设备的弱光工作环境,且拥有非常好的功率温度系数,相同光照情况下功率损失少,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同于传统太阳能板,薄膜型太阳能电池使用材料较少,整体厚度薄,便于安装在传感器外部,增加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整体使用寿命,不用经常更换电池,能够节约成本,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嘉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嘉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0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