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40367.8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0;A61K35/586;A61K35/61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姚晓丽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痰瘀互结型肺 结节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所述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制成:鳖甲、牡蛎、柴胡、黄芩、射干、僵蚕、炮姜、熟附片、赤芍、桂枝、葶苈子、石韦、牡丹皮、山茱萸、法半夏、人参、土鳖虫、蜂房、桃仁、白芥子、浙贝母、山慈菇、猫爪草、炙甘草、厚朴、皂角刺、莪术和金荞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结、化痰通络、益气扶正的功效,主治痰瘀互结型肺结节,可作为≤8mm的肺小结节的长期治疗和8‑30mm的肺结节的辅助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治疗非常局限,如何干预肺结节已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和难题。肺结节有多种病因,如发育异常、感染性、炎性、陈旧性病变、肿瘤等都可以导致肺结节。
肺结节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肺结节从大小分类为直径小于5mm者为微小结节,5-10mm者为小结节。肺结节从密度分类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亚实性肺结节又可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肺结节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常常在体检行胸部CT检查时被发现,它的科学管理显得非常重要,重点在区分良性、恶性结节,避免良性结节的过度入性检查和治疗,同时早期发现恶性结节并给予干预,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或缩小良性肺结节大小,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
西医针对未达到手术指征的肺结节常常以随访为主,治疗措施有限,患者往往得不到有效治疗,精神压力大,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能充分发挥优势,中医可以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治疗肺结节。中医认为肺结节的病因病机为“虚”、“痰”、“瘀”、“毒”相互搏结,阻碍气机而成。但中药治疗肺结节,所用药物主要是中药汤剂,虽然安全性较好,但保质期短,不利于保存及携带。
肺结节分为痰热瘀结型和痰瘀互结型,其中,痰瘀互结型肺结节患者同时具备乏力、怕冷、咳嗽、咯痰、或咽部有痰附着、或伴喘息、胸闷,或无明显症状,舌淡红或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曲张,苔薄白或白腻,脉沉或涩。综上,亟需开发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来弥补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痰瘀互结型肺结节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鳖甲200-250份、牡蛎200-250份、柴胡100-150份、黄芩50-100份、射干50-100份、僵蚕50-100份、炮姜50-100份、熟附片50-100份、赤芍50-100份、桂枝50-100份、葶苈子10-50份、石韦50-100份、牡丹皮50-100份、山茱萸50-100份、法半夏50-100份、人参10-50份、土鳖虫50-100份、蜂房50-100份、桃仁50-100份、白芥子50-100份、浙贝母50-100份、山慈菇50-100份、猫爪草50-100份、炙甘草50-100份、厚朴50-100份、皂角刺50-100份、莪术50-100份和金荞麦10-50份。
中药方解:
方中重用鳖甲、牡蛎软坚散结,通络开痹;皂角刺、山慈菇、猫爪草助鳖甲、牡蛎发挥软坚散结化痰之功;赤芍、牡丹皮、桃仁、土鳖虫、莪术破血攻瘀,疏通经络;法半夏、葶苈子、白芥子、浙贝母、厚朴祛痰除湿;熟附片、炮姜、桂枝、炙甘草补火助阳,温通经脉、温化痰饮;石韦、射干、金荞麦清肺泻火;蜂房、僵蚕通透窠囊,直达病所;柴胡、黄芩调畅枢机,和解少阳;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人参益气扶正;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散结,化痰通络,益气扶正之功。
上述中药均来自于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医院,未经重庆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40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