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35970.7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欣;陈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桦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娇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指 关节 数据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手指关节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臂远离第二臂的一端铰接有指套,所述第二臂远离第一臂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连接处以及第二臂与固定座连接处均设有角度传感器;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手指关节数据采集装置,设定第一臂与第二臂连接处为A、固定座为B、指套为C、BC的中点为D,测量关节为O,通过计算得出手指外延弯曲角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使用两个钢体结构,两个角度传感器搭配的计算方法,实现精确计算手指关节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用于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手指关节数据的采集,现有技术大多是采用人工用量角器测量或者是采用弯曲传感器、光学弯曲传感器测量。
采用人工用量角器测量,费时费力,操作慢,实用性差;
采用弯曲传感器、光学弯曲传感器测量,不能保证测量准确度,另外仪器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使用两个钢体结构,两个角度传感器搭配的计算方法,实现精确计算手指关节角度的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手指关节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臂远离第二臂的一端铰接有指套,所述第二臂远离第一臂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连接处以及第二臂与固定座连接处均设有角度传感器。
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手指关节数据采集装置,设定第一臂与第二臂连接处为A、固定座为B、指套为C、BC的中点为D,测量关节为O;
步骤一:使用角度传感器得到角∠BAC,AC、AB长度固定,平分角∠BAC,根据正弦定理,得到边BC当前的长度,BD=AB*sin∠BAD;
步骤二: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D为BC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中点即为垂线,所以AD垂直于BC;
步骤三:使用角度传感器得到角∠ABO,90°-∠BAD-∠ABO=∠OBD;
步骤四: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BOD=90°-∠OBD;
步骤五:2倍的∠OBD=∠BOC为手指外延弯曲角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充分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使用两个钢体结构和两个角度传感器搭配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精确计算手指关节角度,精度根据角度传感器的精度可以精确到0.022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指关节数据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指关节数据采集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效果图一。
图4是实施例效果图二。
如图所示:1、第一臂,2、第二臂,3、指套,4、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所示,手指关节数据采集装置,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臂1和第二臂2,所述第一臂1和第二臂2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臂1远离第二臂2的一端铰接有指套3,所述第二臂2远离第一臂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第一臂1与第二臂2连接处以及第二臂2与固定座4连接处均设有角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桦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桦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5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