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初始接入基站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35901.6 | 申请日: | 2022-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侯昌鹏;逯利军;钱培专;许闱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W48/20;H04W76/19;H04W76/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2 | 代理人: | 吴茂杰 |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初始 接入 基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户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接入时间短、接入数量多。本发明终端初始接入基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SIB配置:通过sib1,将k2=0配置给终端;(20)探针发送:终端向基站发送msg1;(30)调度启动:基站在时隙n收到msg1后,马上进入调度,于时隙n+6在空口发出msg2;(40)建立请求发送:终端收到msg2后,向基站发送msg3;(50)无线资源控制建立:基站于时隙n+9收到终端发出的msg3后,向终端发送msg4,主动在每个上行时隙进行msg5的调度,直至收到终端向基站发送msg5,完成终端初始接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终端初始接入基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终端接入基站的过程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终端向基站发送msg1,基站向终端发送msg2,终端向基站发送msg3,基站向终端发送msg4,终端向基站发送msg5,从而完成终端向基站的初始接入。初始接入完成后,建立了rrc信令通路srb1和srb2,然后通过srb1和srb2完成附着过程。图1中的msg1指的是开环功控,UE逐步提升功率发探针的过程,msg2指的是某一时刻ENB接收到MSG1回复的ACK,msg3指的是UE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或重建请求,msg4指的是ENB发给UE的RRC建立或重建命令,msg5指的是UE回复的RRC建立或重建完成。UE(User Equiment,用户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调制解调器),本文称为终端。ENB(eNodeB),基站。
由于上述接入过程使用的搜索空间ra-SearchSpace指定的cce个数最大只有16个(48rb,2个符号,参考协议38.213),同一时隙调度的用户量有限。当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用户需要接入时(如地铁到站),可能会出现用户调度不及时的情况,导致部分终端不能及时接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初始接入基站的方法,接入时间短、接入数量多。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终端初始接入基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IB配置:通过sib1,将k2=0配置给终端;
(20)探针发送:终端向基站发送msg1;
(30)调度启动:基站在时隙n收到msg1后,马上进入调度,于时隙n+6在空口发出msg2,;
(40)建立请求发送:终端收到msg2后,向基站发送msg3;
(50)无线资源控制建立:基站于时隙n+9收到终端发出的msg3后,向终端发送msg4,主动在每个上行时隙进行msg5的调度,直至收到终端向基站发送msg5,完成终端初始接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接入时间短、接入数量多:本发明通过有效缩短msg1-msg2和msg4-msg5的调度时间,使基站在相同时间内接入更多的终端,从而提升了基站的总体性能。
经实验验证,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间为100ms,采用本发明方法,接入时间为20ms,只有现有技术的五分之一,大大提高了UE的接入效率,并有效减少了出现异常的概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户终端接入基站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用户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的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终端初始接入基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SIB配置:通过sib1,将k2=0配置给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5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