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向量生成方法、装置、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2849.9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5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路遥;杨旭;吕真;李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方世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向量 生成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向量生成方法、装置、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试对象在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日志,调查日志中的异常时隙中的异常参考配置,以及基于对比正常参数配置与异常参数配置之间的差异,生成至少一个测试向量。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测试向量的有效性,并能够快速及准确调查异常参数配置存在问题的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向量生成方法、装置、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针对硬件和/或软件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对测试向量及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和覆盖全面性提出了挑战。示例性地,在5G无线通信中,物理层软件测试配置参数多,协议相比4G LTE(长期演进)配置更加灵活,导致需要用大量的测试用例做覆盖测试,测试效率较低。
在分布式基站系统中,物理层(PHY)通常是位于基站的协议栈最底层,物理层直接和MAC(介质接入指示)层进行信息交互,它们之间的接口通信称之为FAPI(FunctionalApplication Platform Interface,功能应用平台接口),而对于物理层的测试向量就是基于FAPI生成的测试向量。
目前生成物理层测试向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通过人工配置参数生成测试向量;(2)使用软件配置参数生成测试向量;(3)使用工具并根据一定的规则,自动生成测试向量。但是,上述方式几乎都存在花费时间长,效率低,一定测试时间内覆盖范围有限以及测试向量的有效性不高的问题。在物理层测试的过程中,在遇到异常结果需要进行调查时,首先需要排除测试向量的本身的参数配置问题,然而由于在FAPI传输的参数个数较多,很难逐一去排除每个参数是否存在问题,再者,若手动生成多组测试向量对物理层进行测试分析的话,需要进行多次尝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因此,需要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向量生成方法、装置、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快速生成测试向量,以及提高测试向量的有效性,并能够快速及准确调查参数配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向量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试对象在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日志;根据预设的第一筛选条件从所述日志中筛选出运行结果为异常的第一参数配置集合,所述第一参数配置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异常参数配置;针对所述第一参数配置集合中的每个异常参数配置,根据预设的第二筛选条件从预设的参考参数配置集合中筛选出与该异常参数配置最相似的正常参数配置,该正常参数配置是运行结果为符合预期的参数配置;根据每个所述异常参数配置与其对应的最相似的正常参数配置之间的差异生成测试向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测试向量生成方法生成所述测试向量;基于所述测试向量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以确定所述异常参数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参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向量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日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对象在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日志;第一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筛选条件从所述日志中筛选出运行结果为异常的第一参数配置集合,所述第一参数配置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异常参数配置;第二筛选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参数配置集合中的每个异常参数配置,根据预设的第二筛选条件从预设的参考参数配置集合中筛选出与该异常参数配置最相似的正常参数配置,该正常参数配置是运行结果为符合预期的参数配置;测试向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异常参数配置与其对应的最相似的正常参数配置之间的差异生成测试向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测试向量生成装置以及测试结果分析装置,所述测试结果分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测试向量对测试对象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以确定所述异常参数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爱瑞无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2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